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2019年5月阿曼灣事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2019年5月12日,四艘商船在阿曼灣富查伊拉海岸附近遭襲受損。涉事船隻包括兩艘沙烏地阿拉伯註冊的油輪、一艘挪威註冊油輪以及一艘阿聯註冊的燃料補給船。這些船隻當時停泊在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領海內,正於富查伊拉港進行船舶加油作業。[4][5][6]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外交部通報稱,這些船隻遭遇了"蓄意破壞襲擊"。[6][7]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與美國、法國聯合啟動了調查程序。[8] 初步調查評估認定,所有船隻吃水線附近或下方出現的5至10英尺(1.5至3.0米)孔洞很可能是爆炸裝置所致。[9]
該事件發生時正值波斯灣地區美伊緊張局勢不斷升級之際,美國官員因此懷疑伊朗是襲擊的幕後黑手。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政府並未指控任何責任方,表示必須首先完成調查報告的最終定稿。[10] 伊朗政府呼籲對該事件展開國際調查,稱其可能是一起假旗行動。[4][5][11] 美國指控伊朗的伊斯蘭革命衛隊(IRGC)對襲擊事件"負有直接責任"。[12] 由阿聯主導的國際調查結果顯示:襲擊者採用精密協同的作戰模式,快艇搭載的潛水員使用附著式水雷破壞船體,調查結論指出"國家行為體"最有可能是幕後黑手。[13][14] 一個月後的2019年6月13日,類似事件再度發生。
Remove ads
背景
該事件發生時,伊朗、美國和沙烏地阿拉伯之間的緊張關係正處於高度緊張狀態。2018年5月8日,美國退出與伊朗達成的聯合全面行動計劃,重新實施針對伊朗核計劃的伊朗制裁。[15] 作為回應,伊朗威脅要封鎖荷莫茲海峽的國際航運,此舉將對全球石油市場產生重大影響。該海峽作為關鍵咽喉要道,承擔著全球市場所需的大量石油出口運輸。[16] 隨著對伊朗制裁的恢復,伊朗石油產量跌至歷史新低,而沙烏地阿拉伯維持供應穩定,使市場未受影響。[17] 唐納·川普提出就伊朗核計劃與伊朗進行談判,承諾達成解除制裁併幫助其經濟復甦的協議。但他並未排除與伊朗發生軍事衝突的可能性。[18] 伊朗回應川普稱,不會與美國進行任何談判。[19]
5月5日,美國國家安全顧問約翰·博爾頓宣布,鑑於情報顯示伊朗涉嫌策劃攻擊該地區美軍,美國將派遣「亞伯拉罕·林肯號」號CVN-72 (6)航母戰鬥群和四架B-52轟炸機前往中東,以此向伊朗傳遞"明確無誤的警告信號"。[20][21]以色列情報部門在事件發生前數日也曾警告美國,稱伊朗意圖襲擊沙特船隻。[22]
事件發生前幾天,美國曾警告稱伊朗或其代理人可能襲擊該地區海上船隻,並部署海軍力量以應對其所謂的"明確威脅跡象"。[23]
Remove ads
美國國務卿邁克·蓬佩奧稱,此次事件由伊朗策劃,目的是在美國試圖終止伊朗原油出口之際推高油價。[24] 伊朗否認這一指控,呼籲進行國際調查,並警告可能是栽贓行動。伊朗稱此次襲擊是以色列的"陰謀",旨在引發軍事反應。美國、伊朗和沙特均表態反對該地區發生軍事衝突。油輪遇襲事件兩天後,胡塞武裝襲擊了沙特通往延布的輸油管道。這兩條路線是沙特和阿聯為規避伊朗此前封鎖荷莫茲海峽的威脅而開闢的替代石油出口通道。兩起事件使觀察人士推測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策劃了這些襲擊,既向海灣合作委員會國家傳遞"不惜造成經濟損失"的信號,又展示其影響荷莫茲海峽以外石油貿易的能力。[25]
事件
2019年5月12日當地時間上午,親真主黨媒體燈塔電視台誤報稱七艘油輪在富查伊拉港發生爆炸。該報道迅速被伊朗新聞電視台等媒體轉載。阿聯否認港口發生爆炸事件,聲明港口運轉正常。阿聯外交與國際合作部隨後發布聲明稱,四艘位於該國領海外富查伊拉港附近的商船遭遇"破壞行動"。
其中一艘懸掛阿聯國旗,一艘懸掛挪威國旗,另有兩艘沙特油輪遭襲。事件未造成人員傷亡,也未引發原油或化學品洩漏。[26] 沙烏地阿拉伯能源、工業和礦產資源大臣兼沙特阿美董事長哈立德·法利赫證實,受損船隻中有兩艘為沙特所屬油輪。他補充說明:"其中一艘當時正前往拉斯塔努拉港裝載沙特原油,準備運往沙特阿美在美國的客戶"。[4] 涉事船隻隨後確認為沙特籍"阿爾馬佐卡"號與"安賈德"號、阿聯籍"A·米歇爾"號及挪威籍"安德烈亞·維多利亞"號。[27]
挪威籍船隻的管理公司托姆船舶管理報告稱,該船在富查伊拉外海錨泊時"在吃水線位置遭不明物體撞擊"。[4]
調查

阿聯請求美國協助開展調查以確定受損原因。評估顯示所有船隻吃水線附近或下方出現的1.5至3米孔洞可能由爆炸裝置造成。負責評估爆炸事件的美國軍事調查組在初步報告中指責伊朗或其支持的代理人發動了此次襲擊。[9] 美國向商船發布新警告,提醒防範中東地區針對船隻的破壞行為。[28]
阿聯重申將"協同國內外機構"對該事件展開調查。[5][6][7] 該事件發生時,美國與伊朗在中東地區的緊張局勢正持續升級。[6] 五角大樓向該地區派遣了航空母艦、愛國者導彈連及B-52轟炸機中隊。[5][6] 法國、挪威和沙烏地阿拉伯也加入了對損害原因的調查。[29] 阿聯表示,針對油輪襲擊事件的聯合調查將確保公正性。[30]
挪威保險公司關於該事件的報告得出結論稱,伊朗的伊斯蘭革命衛隊(IRGC)"極有可能"協助實施了這些襲擊。[2]
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任麥可·吉爾迪海軍上將宣布,美國情報部門認定伊朗革命衛隊對襲擊事件"負有直接責任"。吉爾迪表示:"我們高度確信這些襲擊可追溯至伊朗最高領導層,我所提及的所有襲擊事件均通過伊朗代理人或其武裝力量實施。"[12]
由阿拉伯聯合大公國主導的國際調查組對該事件展開調查。2019年6月6日,阿聯常駐聯合國代表團與沙烏地阿拉伯、挪威聯合向聯合國安全理事會提交的初步調查結論指出:"有強烈跡象表明,四起襲擊事件是具有重大行動能力的精密協同行動"。調查顯示,襲擊由多個行動小組以高度精準的方式實施。調查組評估了四艘船隻的受損情況並對殘骸進行化學分析,結論顯示襲擊"極可能"使用了帽貝水雷。聲明稱:"水雷極可能由快艇部署的潛水員安裝在船體上。"該判斷基於現有雷達數據及遇襲前船隻短暫錨泊的情況。調查確認這些水雷專為破壞船隻設計,既不會導致沉沒也不會引爆船載貨物。提交安理會的聲明指出:"四起襲擊是具有重大行動能力的行為體實施的精密協同行動,該行為體極可能是國家實體。"聲明未指明具體嫌疑方。[13][14]
Remove ads
後續影響
事件發生後,石油價格每桶上漲超過1美元。沙特能源部長哈立德·法利赫表示,一艘沙特油輪正駛向沙特阿美公司在美國的客戶,爆炸對船隻結構造成嚴重損壞。[5] 此外,杜拜和阿布達比股票市場創下2019年最大跌幅,杜拜股市下跌4%,沙特市場下跌3.6%。[5]
由於該事件,美國海事管理局(MARAD)向阿聯沿海所有船隻發布警報,警告可能遭遇"破壞行為",[31] 並建議"至少未來一周內"保持高度警惕。[32]
2019年5月15日,美國國務院下令美國駐巴格達大使館和埃爾比勒領事館的所有非緊急、非必要政府雇員撤離伊拉克,當時正值美國與伊朗在波斯灣地區的緊張局勢加劇。[33][34] 德國和荷蘭暫停了在伊拉克的軍事訓練任務,同樣援引了該地區與伊朗緊張局勢升級的原因。[33]
各方反應
阿拉伯國家聯盟秘書長艾哈邁德·阿布·蓋特發表聲明稱,這些行為是"對貿易和海上運輸路線自由與完整的嚴重侵犯",並表示阿拉伯國家聯盟支持阿聯和沙烏地阿拉伯"為維護其安全與利益所採取的一切措施"。[35]
挪威、沙烏地阿拉伯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向聯合國安理會提交聯名信,通報中東地區商船遭襲事件。[36] 2019年6月6日,阿聯與沙烏地阿拉伯、挪威共同向聯合國安理會提交的聯合聲明通報了國際調查結果,認定"國家行為體""極有可能"是襲擊事件的幕後黑手,但未指明具體嫌疑對象。[37] 伊朗外交部長穆罕默德·賈瓦德·扎里夫譴責聯合國安理會與沙烏地阿拉伯、挪威和阿聯於6月6日舉行的會議。他在推文中指責摩薩德"捏造伊朗參與破壞行動的情報"。[38]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外交事務國務部長安瓦爾·加爾加什表示,在海灣地區緊張局勢升級後,阿聯"致力於緩和局勢"。加爾加什稱:"我們不會貿然行事...我們需要強調謹慎而非指責。我們一貫呼籲克制,並將繼續堅持這一立場。"但他將近期海灣地區緊張局勢升級歸咎於"伊朗的行為"。[39] 阿聯政府未指明具體責任方。阿聯外交部長阿卜杜拉·本·扎耶德·阿勒納哈揚表示,調查證據顯示油輪襲擊事件系"國家支持行為",相關證據已提交聯合國安理會。[40]
美國總統唐納·川普在破壞襲擊事件發生後威脅伊朗將面臨"大麻煩"。當被要求澄清"大麻煩"的含義時,川普回應稱:"你們可以自己琢磨。他們明白我的意思。"[41] 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約翰·R·博爾頓同樣指控伊朗在阿聯沿海船隻遇襲事件中扮演關鍵角色,稱伊朗"幾乎可以確定"是襲擊的幕後黑手。他在阿布達比美國大使館的簡報會上對記者表示:"你們覺得還有誰會這麼做?難道是尼泊爾人?"[42] 伊朗迅速駁斥了這些指控,外交部發言人將其描述為"荒謬可笑",並稱博爾頓是"好戰分子"。[43]
伊朗稱其會襲擊海上交通的說法"純屬無稽之談",並呼籲對該事件進行全面調查。[23] 伊朗議會發言人將油輪襲擊事件稱為"以色列的惡作劇"。雖然伊朗未就該聲明進一步闡述,但表示這是伊朗政府得出的結論。
沙烏地阿拉伯同期也遭遇了伊朗支持的葉門胡塞武裝對輸油管道的襲擊,該國呼籲召開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海合會)與阿拉伯國家聯盟領導人緊急會議,討論地區安全局勢及近期"侵略行為及其後果"。沙特國務大臣阿德爾·朱拜爾表示,沙特正竭力避免地區戰爭,但已做好自衛準備。沙特指責伊朗企圖破壞地區穩定,並敦促國際社會承擔責任制止伊朗的行為。[3] 海灣合作委員會與阿拉伯國家聯盟成員國在麥加召開三場峰會,最終聲明要求伊朗停止"干涉鄰國內政",並譴責德黑蘭"對海上安全的威脅"。伊朗批評這些指控"毫無根據",並指責沙烏地阿拉伯推行"美國和猶太復國主義"議程。[44] 在挪威、沙烏地阿拉伯和阿聯向聯合國安理會提交聯合聲明後,沙特駐聯合國大使阿卜杜拉·阿爾-穆阿利米指責伊朗稱:"我們相信伊朗應對此行為負責[且]我們毫無遲疑地作出這一聲明。"[37]
英國外交和聯邦事務部發布聲明指控伊朗策劃了該事件,稱"阿聯主導的5月12日富查伊拉港附近四艘油輪遇襲調查顯示,這是一次由國家行為體實施的精密行動。我們確信伊朗應對此次襲擊負責"。針對一個月後發生的2019年6月阿曼灣事件,該部門另發聲明表示其評估結論為"幾乎可以確定伊朗軍方分支——伊斯蘭革命衛隊——發動了6月13日的兩艘油輪襲擊。其他任何國家或非國家行為體均無合理作案可能"。[45][46]
Remove ads
另請參閱
- 2002 Strait of Gibraltar terror plot
- June 2019 Gulf of Oman incident
- July 2021 Gulf of Oman incident
- August 2021 Gulf of Oman incident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