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2022年大西洋颶風季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2022年大西洋颶風季包含了在2022年全年內的任何時間,於大西洋水域所產生的熱帶氣旋。雖然有關方面並沒有設下本颶風季的指定期限,但大部份於大西洋的熱帶氣旋通常都會於5月至12月期間形成。大西洋颶風季的編號為AL取L一字,並且大西洋的氣旋命名機構為美國國家颶風中心。更多關於北大西洋的颶風,請參見大西洋颶風季。
本風季是一個極具破壞性和致命性的大西洋颶風季。儘管命名風暴的數量僅處於平均水平,本風季卻成為有史以來損失第三多的大西洋颶風季,僅次於2017年和2005年大西洋颶風季。本季大多數損失主要是由颶風伊恩所造成。本年第一個命名風暴——熱帶風暴亞曆克斯於6月3日形成,是自2014年以來第一個沒有季前(6月1日)命名風暴的風季。
熱帶風暴邦尼和熱帶風暴科林於7月形成。前者進入太平洋盆地,成為自2016年颶風奧託以來第一個從大西洋進入太平洋並且沒有消散的風暴。在此之後,由於高風切、乾空氣和撒哈拉空氣層的存在,整個盆地的熱帶氣旋活動被抑制了長達數週。這使得8月沒有任何命名風暴生成,這是自1997年以來首次發生這種情況的風季,也是首次於反聖嬰現象期間發生此情況的風季。沒有任何命名風暴活動的情況持續近60天後,颶風丹尼爾和颶風厄爾分別於9月1日和3日形成,其中丹尼爾成為本季的第一個颶風。上一次如此晚出現第一個颶風的風季是2013年。
九月底,熱帶氣旋活動變得非常活躍,一共有四場命名風暴迅速並連續地形成。其中颶風菲奧娜於9月20日形成並成為本季第一個大型颶風,比起第一個大型颶風通常形成的時間晚了大約三週。菲奧娜轉化為溫帶氣旋後影響加拿大,根據大氣壓力測量,它成為加拿大歷史上最強的風暴,並在加拿大大西洋地區造成了嚴重破壞。隨後,伊恩於9月27日形成並成為本季第二大型颶風,伊恩於9月28日進一步增強成為一達到薩菲爾-辛普森颶風風力等級五級的颶風,對古巴西部、佛羅里達州西南部和中部以、北卡羅來納州及南卡羅來納州造成了估計達1131億美元的損失。颶風茱莉婭於十月初形成,成為本季第二場橫跨尼加拉瓜後沒有消散並進入太平洋盆地的風暴,使本季成為自1996年以來第一個擁有多個命名風暴由大西洋橫跨進入太平洋季節。本季最後一場風暴是颶風妮可,其在巴哈馬和佛羅里達海岸登陸。這是自1985年颶風凱特以來第一個在11月登陸佛羅里達州的颶風。颶風妮可在六週前被颶風伊恩侵襲的地區造成了約10億美元的損失。本季的熱帶氣旋總共造成至少239人死亡,損失超過1180億美元,是有紀錄以來損失最慘重的大西洋颶風季之一。
Remove ads
已被國際命名的熱帶氣旋
6月1日,東北太平洋的颶風阿加莎的殘留雲系進入北大西洋發展,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重新給予擾動編號91L。
6月3日上午7時,國家颶風中心判定其為一潛在熱帶氣旋,給予熱帶氣旋編號01L。
6月5日下午2時,國家颶風中心將其升格為熱帶風暴,並命名為伊利克斯 (Alex)。
6月7日凌晨3時,國家颶風中心判定其已轉化為後熱帶氣旋。
6月24日,一個低氣壓在大西洋東部生成,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給予擾動編號94L。
6月25日凌晨3時,國家颶風中心判定其為一潛在熱帶氣旋,給予熱帶氣旋編號02L。
7月1日晚間9時,國家颶風中心將其升格為熱帶風暴,並命名為邦妮(Bonnie)。
7月2日晚間8時,邦妮(Bonnie)離開北大西洋,進入東太平洋基繼續發展。
7月2日,一個低氣壓在南卡羅萊納州東南方生成,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給予擾動編號96L。下午3時,國家颶風中心將其直接升格為熱帶風暴,並命名為科林 (Colin)。
7月3日上午9時,國家颶風中心將其降格為低氣壓。
8月31日,一個低氣壓在亞速爾群島西南西方生成,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給予擾動編號93L。
9月1日下午3時,國家颶風中心將其升格為熱帶性低氣壓,給予熱帶氣旋編號05L。晚間9時,國家颶風中心將其升格為熱帶風暴,並命名為丹尼爾(Danielle)。
9月2日晚間8時,國家颶風中心將其升格為一級颶風。
9月3日下午3時,國家颶風中心將其降格為熱帶風暴。
9月4日上午9時,國家颶風中心再度將其升格為一級颶風。
9月8日下午3時,國家颶風中心再度將其降格為熱帶風暴。晚間9時,國家颶風中心判定其已轉化為後熱帶氣旋。
Remove ads
8月28日,一個低氣壓在小安的列斯群島以東生成,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給予擾動編號91L。
9月3日上午9時,國家颶風中心升格為熱帶風暴,並命名為厄爾(Earl)。
9月7日上午9時,國家颶風中心將其升格為一級颶風。
9月8日上午9時,國家颶風中心將其升格為二級颶風。
9月10日晚間9時,國家颶風中心將其降格為一級颶風。
9月11日凌晨3時,國家颶風中心將其降格為殘餘低氣壓。
9月13日,一個低氣壓在向風群島以東生成,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給予擾動編號96L。
9月14日晚間9時,國家颶風中心將其升格為熱帶性低氣壓,給予熱帶氣旋編號07L。
9月15日上午10時,國家颶風中心升格為熱帶風暴,並命名為菲奧娜(Fiona)。
9月18日晚間9時,國家颶風中心將其升格為一級颶風。
9月20日凌晨3時,國家颶風中心將其升格為二級颶風。下午3時,國家颶風中心將其升格為三級颶風。
9月21日下午2時,國家颶風中心將其升格為四級颶風。
9月22日晚間9時,國家颶風中心將其降格為三級颶風。
9月23日上午9時,國家颶風中心再度將其升格為四級颶風。下午3時,國家颶風中心再度將其降格為三級颶風。晚間11時,國家颶風中心三度將其升格為四級颶風。
9月24日凌晨3時,國家颶風中心三度將其降格為三級颶風。上午9時,國家颶風中心判定其已轉化為後熱帶氣旋。
Remove ads
9月19日,一個低氣壓在北大西洋生成,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給予擾動編號96L。
9月20日晚間9時,國家颶風中心將其升格為熱帶性低氣壓,給予熱帶氣旋編號08L。
9月21日凌晨3時,國家颶風中心升格為熱帶風暴,並命名為加斯頓(Gaston)。
9月26日上午9時,國家颶風中心判定其已轉化為後熱帶氣旋。
9月22日,一個低氣壓在西非近岸形成,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給予擾動編號90L。
9月23日晚間11時,國家颶風中心將其升格為熱帶性低氣壓,給予熱帶氣旋編號10L。
9月24日凌晨3時,國家颶風中心升格為熱帶風暴,並命名為赫敏(Hermine)。
9月25日凌晨3時,國家颶風中心將其降格為熱帶性低氣壓。下午3時,國家颶風中心判定其已轉化為後熱帶氣旋。
9月20日,一個低氣壓在向風群島以東形成,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給予擾動編號98L。
9月23日下午2時,國家颶風中心將其升格為熱帶性低氣壓,給予熱帶氣旋編號09L。
9月24日上午9時,國家颶風中心升格為熱帶風暴,並命名為伊恩(Ian)。
9月26日下午3時,國家颶風中心將其升格為一級颶風。
9月27日凌晨3時,國家颶風中心將其升格為二級颶風。下午3時,國家颶風中心將其升格為三級颶風。
9月28日下午5時,國家颶風中心將其升格為四級颶風。
9月29日凌晨3點5分左右,國家颶風中心表示伊恩美國佛羅里達州卡約科斯塔(Cayo Costa)登陸。上午7時,國家颶風中心將其降格為三級颶風。上午9時,國家颶風中心將其降格為二級颶風。上午11時,國家颶風中心將其降格為一級颶風。下午3時,國家颶風中心將其降格為熱帶風暴。
9月30日凌晨3時,國家颶風中心再度將其升格為一級颶風。
10月1日凌晨3時,國家颶風中心判定其已轉化為後熱帶氣旋。
國家颶風中心在2023年4月3日發布的最佳路徑中,將其巔峰調整為五級颶風(140節,每小時260公里)。
Remove ads
10月3日,一個低氣壓在向風群島以東生成,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給予擾動編號91L。
10月6日晚間11時,國家颶風中心判定其為一潛在熱帶氣旋,給予熱帶氣旋編號13L。
10月7日上午11時,國家颶風中心將其升格為熱帶性低氣壓。晚間9時,國家颶風中心升格為熱帶風暴,並命名為朱莉婭(Julia)。
10月9日凌晨3時,國家颶風中心將其升格為一級颶風。晚間11時,國家颶風中心將其降格為熱帶風暴。
10月10日凌晨2時,朱莉婭(Julia)離開北大西洋,進入東北太平洋重新發展。
Remove ads
10月11日,一個低氣壓在坎佩切灣形成,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給予擾動編號93L。
10月12日凌晨3時,國家颶風中心直接升格為熱帶風暴,並命名為卡爾(Karl)。
10月15日上午9時,國家颶風中心將其降格為熱帶性低氣壓。
10月28日,一個低氣壓在委內瑞拉以北生成,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給予擾動編號95L。
10月31日凌晨3時,國家颶風中心判定其為一潛在熱帶氣旋,給予熱帶氣旋編號15L。晚間9時,國家颶風中心直接升格為熱帶風暴,並命名為麗莎(Lisa)。
11月2日晚間9時,國家颶風中心將其升格為一級颶風。
11月3日上午9時,國家颶風中心將其降格為熱帶風暴。晚間11時,國家颶風中心將其降格為熱帶性低氣壓。
10月31日,一個低氣壓在百慕達東北部生成,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給予擾動編號96L。
11月1日晚間9時,國家颶風中心判定其已由溫帶氣旋轉化為熱帶風暴,並命名為馬丁(Martin)。
11月2日晚間9時,國家颶風中心將其升格為一級颶風。
11月4日凌晨3時,國家颶風中心判定其已轉化為後熱帶氣旋。
11月6日,一個低氣壓在波多黎各以北生成,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給予擾動編號98L。
11月7日下午5時,國家颶風中心將其升格為副熱帶風暴,並命名為妮可(Nicole)。
11月8日晚間11時,國家颶風中心判定其已轉化為熱帶氣旋。
11月10日上午8時,國家颶風中心將其升格為一級颶風。晚間9時,國家颶風中心將其降格為熱帶風暴。
11月11日上午11時,國家颶風中心將其降格為熱帶性低氣壓。
未被國際命名的熱帶氣旋
9月21日,一個低氣壓在維德角群島西南西方生成,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給予擾動編號96L。
9月28日晚間11時,國家颶風中心將其升格為熱帶性低氣壓,給予熱帶氣旋編號11L。
9月30日凌晨3時,國家颶風中心判定其已轉化為後熱帶氣旋。
10月3日,一個低氣壓在維德角群島西南方生成,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給予擾動編號92L。
10月5日凌晨3時,國家颶風中心將其升格為熱帶性低氣壓,給予熱帶氣旋編號12L。
10月7日上午9時,國家颶風中心將其降格為殘餘低氣壓。
風暴時間表

風暴名稱
下面的名字將被用於2022年在北大西洋形成而又被命名的風暴。若超過21個命名風暴,將從全新的後備名單中提取名稱。如果有退役名稱的話,將由世界氣象組織在2023年春天宣布。在這個名單中未退役的名字將在2028年的風季中再次使用。這是與2016年風季使用的名單大致相同。本年未用名稱以灰色表示,黑體字表示今年已經使用過,粗體名稱表示該風暴活躍中,橙色表示下一個即將使用的熱帶氣旋名稱。
在本風季中,馬丁(Martin)和歐文(Owen)分別取代2016年大西洋颶風季中被除名的馬修(Matthew)和奧托(Otto)。其中馬丁(Martin)為首次使用,歐文(Owen)則並未在本風季中使用。
2023年3月29日,世界氣象組織颶風委員會決定將菲奧娜(Fiona)及伊恩(Ian)除名,分別在2028年大西洋颶風季中以法拉(Farrah)和伊德里斯(Idris)取代。
|
|
|
颶風季影響
以下圖表顯示了2022年大西洋颶風季的所有熱帶氣旋以及它們的登陸資料(如有)。在括號內的死亡人數屬於非直接,但仍與風暴有關的死亡。所有破壞及死亡數字都包括風暴在擾動及溫帶氣旋階段時的資料。 ACE的計算公式:,單位為。[1]
薩菲爾-辛普森颶風風力等級 | ||||||
TD | TS | C1 | C2 | C3 | C4 | C5 |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參見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