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梨泰院踩踏事故

2022年10月29日發生於南韓首爾梨泰院的事故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梨泰院踩踏事故map
Remove ads

梨泰院踩踏事故[註 1]韓語:이태원 압사 사고梨泰院壓死事故 itaewon absa sago */?),亦稱梨泰院群眾事故[2]梨泰院人群推擠事故梨泰院慘案韓語:이태원 참사梨泰院慘事 itaewon chamsa */?[註 2][4][5],為2022年10月29日發生在韓國首爾龍山區梨泰院洞梨泰院的嚴重群眾事故,當晚正值萬聖節前的週六,且為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疫情解除口罩佩戴令後的首次大型活動,大批民眾前往梨泰院參加萬聖節活動,因而導致事故發生[6]。截至2023年1月3日,此事故已造成159人死亡、196人受傷[7],超越導致67人喪生的1959年釜山公立體育場踩踏事故,成為韓國迄今最嚴重的踩踏事故[8][9],此次事故為自造成304人死亡的2014年世越號事故以來韓國發生的最嚴重事故,亦為自造成502人死亡的1995年三豐百貨大樓倒塌事故以來在首爾市發生的最嚴重事故。

快速預覽 原文名, 中文名 ...
快速預覽 諺文, 漢字 ...
Remove ads

背景

梨泰院首爾的一個觀光景點和商業中心,聚集了各國駐韓國大使館[10],亦鄰近2017年以前駐韓美軍聯合國軍司令部所在地的龍山基地,包含美軍在內的各國外籍人士於當地活動歷史久遠,酒吧俱樂部雲集[11],塑造了濃厚的異國文化[10]。而梨泰院所處的梨泰院洞地區是首爾漢江以北最著名的豪宅區。每年萬聖節,當地酒吧都會舉行萬聖節慶祝活動[12]

2022年10月29日,大約有10萬人參加梨泰院酒吧所舉辦的萬聖節活動。這是自2019年萬聖節活動後因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疫情被迫暫停2年後,該地區首次舉辦的大規模萬聖節慶祝活動[13]。由於控制商鋪營業時間、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等疫情管控的限制措施大部分被解除,梨泰院比往年聚集了更多的人潮[14]。根據首爾地鐵的數據,當日有13萬名乘客抵達梨泰院站,遠高於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疫情期間的同期平均每天人流量(6萬到8萬人次),也高於2019年同期的人流量(9.6萬人次)[15]

Remove ads

事件

經過

Thumb
事故發生後,大批救援人員趕赴災場協助救援
Thumb
骨牌效應類比圖

事故發生於梨泰院中心地區的漢米爾頓飯店(해밀턴호텔)旁,一條長約50公尺、寬約4公尺的斜坡小巷內[16][17],因這段小巷連接了主幹道梨泰院路、首爾地鐵6號線梨泰院站1號出口以及酒吧、餐廳聚集的「世界美食街」,兩旁均有大量人群湧入。消防部門於2022年10月29日晚上10點15分左右開始接到有關踩踏事故的報告[18]。有目擊者稱,街巷兩端的酒吧顧客、夜店顧客、拍照留念的本地和各國遊客、路過行人組成的人群往不同方向推擠,有人跌倒後,後方持續推擠,之後群眾就像骨牌效應般倒下[19]。數千人被困在狹窄封閉的下坡路上。據警方稱,大量傷亡集中於巷內5.7公尺長、3.2公尺寬、約18.24平方公尺的斜坡空間,大約300人在這個只有小單間大小的斜坡空間裡擠成了6至7層[20]

事故發生後,梨泰院路等周邊地區陷入癱瘓,持續到翌日凌晨。至少有81個報警電話由當時在場民眾撥打,截至10月30日凌晨0時55分共接到100次左右報警。由於通訊量過大,該地區的電訊和網際網路服務一度中斷。根據社群媒體上的相片及影像顯示,在事件發生後,現場一片混亂,首爾消防總部派遣的龍山救援隊於晚上10時29分最先抵達現場,因人群密集,消防部門和警方出動後在開展援救工作方面遇到了困難,在急救人員極度緊缺的情況下,警方和普通民眾也參與了心肺復甦搶救工作[21]。有關部門向龍山區居民的手機發出緊急訊息,敦促在街上的人們立即回家。韓國消防廳表示,已在全國範圍部署了400名應急人員前往現場救治傷患[22]。消防部門在晚上10點43分發布第一階段應急警戒,在梨泰院路上成立臨時搶救站,晚上11點13分發布第二階段應急警戒,要求梨泰院一帶的營業場所立刻中斷活動,在晚上11點50分升級為第三階段應急警戒,共出動848人、143台救護車前往事故現場。10月30日凌晨1時,首爾警察廳設立調查部[23]。此外在梨泰院站附近的漢江路設立了臨時急救中心,以用於救治傷者[24]

10月30日凌晨1點30分,首爾大學醫院、江東慶熙大學醫院、漢陽大學醫院的救災醫療支援隊趕到現場進行緊急醫療救護。 保健福祉部還要求向首都圈急救醫療中心派遣所有災害醫療支援隊現場支援。保健福祉部長曹圭鴻韓語조규홍則視察事故現場急救中心,確認急救患者支援狀況[25]

傷亡人數

更多資訊 國籍, 死亡 ...

2022年10月29日晚,消防廳行政安全部表示,該事故至少約有100人受傷,其中50人因心臟驟停而接受醫療救治[33]。部分逝者遺體放在街上由藍色床單覆蓋,醫護人員則對失去意識的人們進行心肺復甦術。一些遺體由救護車運走。龍山消防署表示,隨著更多死傷者送往全市醫院,死亡人數可能會攀升。已有74名死者已送往醫院,46名死者仍留在街上[34]

截至2022年11月14日,韓國政府證實死亡人數達158人,196人受傷,其中31人重傷,死者多數為年輕人,包括56位男性、102位女性。在知名人士中,曾參與韓國節目《PRODUCE 101 第二季》的韓國歌手兼演員李智漢證實在事故中遇難[35]。韓國職棒起亞虎啦啦隊前隊長金有娜[36]、日本北海道根室市市議員富川步之女、模特兒富川芽生[37]美國眾議院議員布拉德·文斯特普的外甥女安妮·瑪莉·吉斯奇(英語:Anne Marie Gieske[38]也在此次意外中喪生。韓國教育部稱此次意外造成1名中學生和5名高中生死亡;韓國國防部則表示有3名韓國國軍所屬軍人或軍務員韓語군무원在事故中死亡、4人受傷。[39][40]外籍遇難者26人,分別來自伊朗、中華人民共和國、俄羅斯、日本、美國、法國、泰國、越南、澳洲、奧地利、挪威、斯里蘭卡、哈薩克和烏茲別克等國家。赴事故現場救治的專家將大多數遇難者的死因歸結為窒息及二次踩踏造成的創傷性心臟驟停[41]

12月13日,韓國警方表示,梨泰院踩踏事故中倖存下來的一名青少年被發現死於自殺。自殺者在事故當晚與朋友一起前往梨泰院,朋友身亡,其本人因受傷接受了治療。2023年1月3日,南韓政府公布,認為該名青少年的死亡與慘劇有直接因果關係,正式將該青少年列為遇難者,因此整體意外事故死亡人數增至159人。 [42]

Remove ads

事故調查

Thumb
事發地點的狹窄巷弄,已由警方封鎖,攝於2022年11月1日

隨著媒體報導以及調查報告進展,社會上對於「怎麼可能發生這麼離譜的事件」的悲傷和困惑,逐漸轉為不可置信的憤怒[43]。在事故發生前同月的15日及16日,當地曾順利舉行逾百萬人次參與的「梨泰院地球村節韓語이태원지구촌축제」,由於該活動為明確主辦申請單位的官方活動,故需遞交申請周密的人群控管計劃,而梨泰院萬聖節慶典只是周邊商家的自發性「商業活動」,不受舉辦大型有組織活動時強制需要的限制[44],結果出現了人群控管、安全督導缺位的情況。此外,在確定現場發生死傷事故後,並沒有及時調整梨泰院站的地鐵停靠節奏,讓不知情的市民持續進入商圈;警方等到第一通報案的100分鐘以後才準備下令「梨泰院清場」,禁止非救災車輛進入;甚至是救災三級開設及首爾全區啟動大量傷患機制後,重症傷患卻沒有分流,仍被過度集中送往急診爆滿的單一醫院[43]。另外,事發地附近的漢密爾頓酒店搭建的違章建築也被指妨礙了人流的通行[45]

面對防範踩踏事故不力的批評,韓國警方表示「已預料到相當多的人員聚集梨泰院,但未料人潮湧來釀成大規模傷亡事故」。警方強調事發當天在梨泰院部署了137名警力,遠多於2017年至2019年各年份部署的37到90人[46]韓國警察廳廳長尹熙根韓語윤희근承認警方在日前發生的首爾梨泰院踩踏事故中處置不力,並向國民致歉,將成立獨立特別機構,透明嚴正地查明事故真相[47]。在事發三天前,龍山警察署112狀況室曾製作警告安全事故危險的報告書,龍山警察署情報科的報告中也包含「由於聚集超出預想的人群,有可能發生安全事故」的內容,但並沒有引起警方重視[48]。據11月1日公布的電話記錄顯示,從梨泰院踩踏事故發生4小時前至事故發生,警方共接到11個告知危險情況的報警電話,在當地時間18點34分,已經有民眾反映梨泰院「可能出現壓死人」的情況[49],但僅出動4次將現場人群疏散,其餘的只進行了電話引導[50],還有6次則以「現場已有警員出動」為由未採取任何措施[51]

11月2日,韓國警察廳特別搜查本部對首爾警察廳、龍山警察署、龍山區政府、首爾消防災難本部首爾綜合防災中心、龍山消防署、首爾交通公社、茶山呼叫中心進行開展強制搜查[52],隨後,對首爾龍山警察署4名警察、14名附近營業場所有關人士、67名目擊者和傷員共85人進行調查,分析事發現場附近144台監控的畫面,以梳理事發現場[53],龍山警察署署長李林宰、首爾廳112狀況管理官柳美珍已被停職[54]。警方以涉嫌業務過失致人傷亡為由對李林宰、柳美珍以及龍山警察署情報科科長和股長、龍山區廳長朴熙英、龍山消防署長崔成范6人進行立案[55]。龍山區廳長朴熙英及因非法擴建嫌疑被調查的漢密爾頓酒店代表被限制出境[56]。11月11日,被立案調查的前首爾龍山警察署情報科股長被發現在家中身亡[57],其涉嫌不當刪除梨泰院踩踏事故相關報告,且向同事暗示自盡可能性[58]

12月24日,首爾西部地方法院簽發逮捕令,逮捕龍山警察署前署長李林宰及龍山警察署112警情室前室長宋丙周。法院認定2人在逮捕必要性審查中認定中有相當大的犯罪嫌疑,而且有毀滅證據之虞,經綜合考慮各項證據和羈押審查結果後,決定簽發逮捕證。[59]

2023年1月13日,韓國警方調查工作結束,確認梨泰院踩踏事故這是一場「人為」災難,並將23名地方官員移交檢方[60]

韓國首爾西部地方檢察廳刑事5部召開搜查審議委員會後,於2024年1月19日決定依業務上過失致死傷的罪嫌,將60歲的首爾警察廳長金廣鎬以不拘留起訴,原因是檢方認為金廣鎬明知萬聖節慶祝派對當天可能會讓梨泰院湧入大批人潮,卻未能適當組態警力、且未能適時採取指揮與督導等措施。另外認為指揮救災不力的時任龍山消防署署長崔成範(音譯)則是不起訴。目前金廣鎬是因梨泰院踩踏悲劇而遭到調查的韓國警界高層中的最高幹部,隨著檢方決定起訴金廣鎬,未來金廣鎬恐將被解職。[61]

Remove ads

法庭判決

2024年9月30日,首爾地方法院做出一審判決,判決指出龍山警察署前署長李林宰當時已能預見梨泰院因大量人潮聚集,可能導致行人在狹窄斜坡發生踩踏事故,嚴重威脅生命安全,卻未及時採取疏散管制等必要措施,才釀成慘重傷亡,判處李林宰3年有期徒刑。偽證罪部分則因證據不足判決無罪。前龍山警察署112狀況處長宋丙周(Song Byeong-ju)和112狀況小組長朴某,法院分別判處2年和1年徒刑,後者緩刑2年。另外2名被控協助李林宰事後造假的警官鄭賢佑(Jeong Hyeon-woo)和崔某,也因證據不足獲判無罪。[62]

2024年10月17日,韓國首爾西部地方法院裁定因涉嫌在梨泰院踩踏事故中應對不力而被起訴的前首爾警察廳廳長金廣鎬無罪。[63]

對應及後續改革

韓國政府

韓國總統尹錫悅於2022年10月30日凌晨召開緊急狀況檢查會議,立即啟動中央災難安全對策本部並指示以國務總理韓惪洙為中央災難安全對策本部部長,中央災難安全對策本部為期33天[64][65]

同日上午,尹錫悅前往事發地點視察[66],並對踩踏事故發表全國談話[67],宣布即日起至事件告一段落為止,韓國將進入哀悼期。尹錫悅表示,「希望逝者能夠安息,傷者能儘速恢復,並且也對於失去寶貴親人生命而悲痛的家屬表達深切慰問。」此外,尹錫悅也稱「將徹底調查事故原因,並從根本上改善問題以免憾事再度發生」[68]

10月31日,尹錫悅和夫人金建希前往首爾廣場的「梨泰院事故死亡者聯合焚香所」弔唁罹難者[69]。11月1日,尹錫悅再次前往事故現場,在龍山區綠莎坪站廣場的踩踏事故集體焚香所弔唁[70]

11月2-5日,尹錫悅每天均前往首爾廣場的「梨泰院事故死亡者聯合焚香所」獻花、焚香並默哀[71]

11月4日,尹錫悅在首爾曹溪寺出席「梨泰院慘劇遇難者追悼慰靈法會」時,首次就梨泰院踩踏事故公開道歉,表示「作為應對國民的生命安全負責的總統,深感悲痛和歉疚,我和政府負有防止此類悲劇重演的重責」,將全力以赴做好事故的善後處置工作[72]

11月7日,國務總理韓悳洙就梨泰院踩踏事故向國民和受害外國人公開道歉,並承諾將改善相關制度以防類似事故再次發生[73];總統尹錫悅在國家安全系統檢查會議上再次向國民作出道歉,表示「對於遭遇這場無可言說的悲劇的遇難者遺屬,以及共同陷入痛苦和悲傷之中的國民感到歉疚」,針對警察系統作出嚴厲批評,並稱「警察業務需要大規模改革,將對應負責任的人嚴正追究責任」[74]

韓國政府向遇難者遺屬表示深切慰問,宣布2022年10月30日起至11月5日24時為全國哀悼期。所有政府部門、公家機關和駐外使領館在全國哀悼期間降半旗,公務員及公共機關職員胸前佩戴絲帶致哀。韓國政府宣布將龍山區劃為「特別災難地區」,為遇難者遺屬和傷者提供必要援助[75]。10月31日,韓國政府發布踩踏事故傷亡人員補助方案,向每位遇難者支付最高1500萬韓元的治喪費用,向遺屬發放2000萬韓元撫慰金,傷者可獲得500~1000萬韓元不等的撫慰金,治療費用將由國家醫保財政墊付,此外,政府還將為傷者家屬、外籍傷者以及在救援過程中受傷的人員提供心理治療援助[76],同時呼籲民眾克制在「網路和社群媒體轉發對傷亡者的厭惡言論、虛假資訊和事故當時的刺激性場面」的行為[77]。哀悼期結束後,韓國政府在總理室下設立「梨泰院事故一站式支援服務中心」,為梨泰院踩踏事故傷亡人員和其家屬提供援助[78][79]。該中心於11月10日起正式投入執行[80]

韓國正義黨共同民主黨國民力量黨亦宣布暫停一切政治議程和活動。在全國哀悼期間,韓國執政黨和反對黨取消所有計劃在近期舉行的政治相關活動,並敦促議員們暫時避免不必要的公開或私人聚會[81][82]

針對梨泰院踩踏事故,韓國政府表示將以此次事故為反面教材,制定包括基於科學分析的人群管理方案在內的國家安全系統改革方案,制定綜合對策改革112報警電話應對體系,從11月2日起成立「預防人潮擁擠事故安全工作群組」,制定無主辦方的群眾密集活動和慶典活動的安全管理改善方案[83],從11月3日起對預計每小時聚集人數超過一萬人的大規模慶典活動實施「政府聯合安全管理檢查」[84]。執政黨國民力量黨提交《災難及安全管理基本法》修正案, 以彌補法律漏洞,允許地方自治團體長與警方和消防單位合作,對大量人群聚集活動的安全管理事項採取必要的措施[85]。韓國中小學將加強在人群密集場所的安全教育,增加心肺復甦術等培訓內容[86]

2022年12月11日,行政安全部長官李祥敏因梨泰院事故被韓國國會罷免[87]。但在2023年7月25日,韓國憲法法院9名法官一致判決駁回國會彈劾案,李祥敏復職。此事引起遇難者遺屬和保守派人士在法院外發生衝突,但雙方被現場的警察阻止。[88]

Remove ads

首爾市政廳

Thumb
位於首爾廣場的「梨泰院事故死亡者聯合焚香所」

正在歐洲進行交流訪問的首爾市長吳世勳在接獲通報後停止一切行程緊急回國,2022年10月30日下午5時40分到達事故現場了解善後工作。首爾市立即啟動了梨泰院事故相關災難安全對策本部,啟動緊急醫療應對體系,在附近的漢南洞居民中心設立「失蹤人員受害接收中心」。首爾市從10月30日起至11月5日在市區各地設立弔唁堂,在首爾廣場設立「梨泰院事故死亡者聯合焚香所」,悼念梨泰院踩踏事故遇難者[89]。與此同時,首爾市當局決定向遺屬和所有普通市民提供心理支援服務,市民可通過預約,在200餘家心理專業醫療機構接受心理檢查[90]

10月31日晚,警方還在首爾龍山區元曉路多功能體育館開設了24小時失物招領處,計劃運營至11月6日[91]

11月1日,吳世勳召開記者會,就梨泰院踩踏事故正式道歉,表示「作為為市民生命和安全負責的首爾市長,對此次事故負有無限責任,在此向市民深表歉意」[92]。截至11月5日晚10時,近12萬人次前往設於首爾廣場和首爾市25個區的弔唁堂弔唁梨泰院踩踏事故遇難者[93]

為防止再有踩踏事故發生,2023年4月6日,首爾警察廳防暴隊在其機動總部舉行人群管理訓練演習。類比類似梨泰院的小巷發生事故時的應對,由地鐵不停站;現場警察鳴哨控制;特種部隊被派到隔壁樓頂,放下網子和繩梯,營救被困在裡面的人等演練。警方計劃進一步開展反映專家意見的類比訓練,然後將其擴大到全國範圍[94]

商界

事故發生後,梨泰院一帶的商鋪決定暫停營業[95],首爾兩大主題公園愛寶樂園樂天世界立即宣布取消正在舉行的萬聖節遊園活動,並宣布將重新檢查公園安全系統的政策。[96]樂天百貨易買得等大型百貨商場、CUGS25等便利店以及韓國星巴克取消了萬聖節促銷活動和主題商品的銷售[97]

文化體育界

多項進行中的大型文化演藝活動和演出慶典均緊急取消。SM娛樂則於深夜發表公告,宣布原定於翌日在網上直播的「SMTOWN WONDERLAND 2022」萬聖節變裝派對取消[98]

韓國各大電視台暫停旗下綜藝娛樂節目播放,《Running Man》、《全知干預視角:特別篇》、《人氣歌謠》、《兩天一夜》等綜藝節目停播[99]

釜山亞洲音樂節宣布取消原定於10月30日晚在釜山亞運會主競技場舉行的K-POP演唱會[100]

原定在日本舉行演唱會的韓國歌手金在中宣佈取消演出。

而在韓國原定舉行演唱會的歌手張允瀞朴永卓韓語영탁洪真英也都以沈重心情向歌迷宣布取消活動,為亡者哀悼[101]

2022年職業棒球韓國大賽前四場取消開球儀式、啦啦隊應援,參與球員與裁判佩戴黑絲帶,表達對包含曾任韓國職棒LG雙子啦啦隊長的金有娜在內的罹難者的哀悼[102]大韓蹴球協會取消原計劃於2022年卡達世界盃期間在光化門廣場進行的街頭球迷狂歡活動[103]

Remove ads

國際反應

加拿大
歐洲聯盟
  • 歐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進階代表何塞普·博雷利表示,對於在首爾中心地區發生的悲慘事件深表悲痛,而歐盟在這艱難的時刻乃與韓國國民同在。[105]
法國
英國
德國
  • 總理奧拉夫·蕭茲發推文稱:「首爾的悲慘事件讓我們所有人感到震驚。我們的想法與眾多受害者及其家人同在,這對韓國來說是悲傷的一天。德國站在他們一邊」[109]
  • 外交部長安娜琳娜·貝伯克亦向遇難者致哀,並向其家屬致以最深切慰問。[110]
  • 事故發生後在韓國外訪的總統施泰因邁爾11月4日前往梨泰院地鐵站追悼點悼念遇難者[111]
日本
  • 內閣總理大臣岸田文雄發推文稱:「我對失去許多寶貴的生命深感震驚和悲痛,其中包括前途光明的年輕人。我們表示哀悼,並祈禱傷者早日康復。」[112]岸田文雄通過外務省向韓國首爾梨泰院踩踏事故遇難者表示哀悼,「我謹代表日本政府和國民,向事故遇難者致以由衷的哀悼,向遺屬表示深切慰問,祝願傷者早日康復。如此艱難時刻,日本願與韓國政府和國民團結合作。」
  • 外務大臣林芳正亦表示梨泰院踩踏事故造成大量人員傷亡令人痛心,並向遇難者致哀,向遺屬表示慰問[113]
  • 出席韓日議員交流活動的日本議員代表團到訪韓國後,首先前往梨泰院踩踏事故遇難者聯合焚香所哀悼[114]。以韓日合作委員會主席身分訪韓的日本前首相麻生太郎,赴首爾廣場的集體焚香所弔唁遇難者[115]
  • 受此事件影響,警視廳對同期東京澀谷舉辦的萬聖節活動加強警戒,防止有人摔倒,並提醒不要在道路中間停留[116]
義大利
中華人民共和國
  • 國家主席習近平向韓國總統尹錫悅發慰問電,他表示,「(我)驚悉韓國首都首爾發生踩踏事故,造成重大人員傷亡。我代表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對遇難者表示深切的哀悼,向遇難者家屬和傷者致以誠摯的慰問。此次事故造成數名中國公民不幸傷亡,希望韓方盡一切努力予以救治並做好善後。」
  •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亦向韓國國務總理韓惪洙致慰問電。[117]
  •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韓大使邢海明向韓國外交部長朴振致慰問信[118],並於10月31日親臨香堂弔唁遇難者,向遇難者獻花[119]中國駐韓大使館則提醒在韓中國公民加強安全防範,避免前往人員密集場所,並針對「毒品糖果」傳言提醒在韓中國居民不輕易接受陌生人提供的飲食[120]
香港
  • 行政長官李家超在社群網站以中、英文發貼文,表示「韓國首爾發生的慘劇令人痛心,我對事件中的死者表示沉痛哀悼,並對他們的家屬致以深切慰問,祝願所有傷者早日康復」。另外,他亦表示政府已關注事件,保安局將密切留意事件發展,並了解是否有香港居民就此求助,以提供支援。其後,保安局局長鄧炳強向事故中的死者表示深切哀悼及向其家人致以深切慰問,並祝願傷者早日康復[121]
俄羅斯
新加坡
  • 總理李顯龍代表新加坡政府向韓國總統尹錫悅發信哀悼遇難者及向其家屬致以最深切慰問,亦對不少年輕人遇難感到痛心,並表示在這艱難時刻新加坡乃與所有韓國人民同在。[123]
  • 總統哈莉瑪·雅各布形容是次事故乃一宗悲劇,表示難以想像遇難者家屬和朋友所經歷的創傷和悲傷,並指在這艱難的時刻,其思念和祈禱與韓國人民同在,亦希望所有傷者能早日康復。[110]
中華民國
  • 總統蔡英文指示外交部代表中華民國向韓國政府表達對受難者家屬、韓國政府與人民的誠摯哀悼及慰問,蔡英文亦以韓語在推特上發推文向南韓民眾表示慰問。
  • 副總統賴清德也在推特上向在首爾不幸罹難的民眾及家屬表達值此傷痛時刻,臺灣與韓國同在[124][125][126]
美國
烏克蘭
馬來西亞
  • 時任首相依斯邁沙比里發推文,代表馬來西亞政府及人民向韓國人民致哀,並向遇難者及其家屬祈禱。[130]
梵蒂岡
挪威
  • 外交大臣安妮肯·維特費爾特英語Anniken Huitfeldt表示對事件感到震驚及悲痛,並向遇難者致哀,及向其親友致以最深切慰問。[132]
印度
  • 外交部長蘇濟生發推文稱,對事故中有大量年輕人喪生感到震驚及悲痛,並向遇難者致哀,及向其家屬致以最深切慰問,表示印度與韓國人民同在。[133]
印尼
  • 總統佐科·維多多發推文稱向遇難者致哀,及向其家屬致以最深切慰問,並祝願傷者早日康復。[134]
波蘭
愛爾蘭
  • 總理米哈爾·馬丁表示對事故造成嚴重人命傷亡感到震驚及悲痛,向遇難者致哀,並向其家屬及親友致以最深切慰問。[136]
泰國
  • 首相帕拉育·占奧差表示向遇難者致哀,並已指示政府有關部門向受事件影響的泰國人民提供一切所須協助。[137]
越南
  • 國家主席阮春福向韓國總統尹錫悅對遇難者致哀,並向遇難者及傷者家屬致以最深切慰問。[138]
阿聯
沙烏地阿拉伯
孟加拉
  • 總理謝赫·哈西娜向韓國總理韓惪洙發信,對遇難者致哀,向遇難者及傷者家屬致以最深切慰問,並希望傷者早日康復,表示在此艱難時刻孟加拉與韓國人民同在。[140]
菲律賓
  • 菲律賓駐韓大使館韓語주한 필리핀 대사관發信,對韓國政府及人民向事故及遇難者致哀,並對遇難者家屬致以深切慰問,亦感謝首爾地方當局向受影響的菲律賓國民提供一切必要援助。[141]
伊朗
  • 外交部發言人納賽爾·卡納尼表示,對遇難者致哀,向遇難者及傷者家屬致以最深切慰問,並希望首爾有關當局能盡快完成辨認遇難者身分。[142]

爭議

  • 英國《獨立報》在Twitter上報道此事件時,誤將事故發生地寫為香港,隨後該報道遭到香港網友以及《中國日報》歐盟分社社長陳衛華的嘲諷。而《獨立報》則在該錯誤報道發布的13小時後才在Twitter上刪除[143][144]
  • 韓國行政安全部長李祥敏在10月31日的記者會曾表示「這(事故)不是通過人力調配就能解決的問題」,遭到執政黨和在野黨的一致批判,國民力量黨領導層翌日發布立場稱「這一發言不當」[145]。11月1日,李祥敏表示「國家對國民的安全負有無限責任」,作為事故主管部門的首長向國民致歉[146]
  • 韓國國務總理韓惪洙在11月1日外媒記者會上回答美國記者提問時,同聲傳譯裝置出現故障。在總理秘書室韓語대한민국 국무총리비서실的翻譯人員用英語向在場記者道歉時,韓惪洙對此翻譯人員用韓語開玩笑說:「那麼(翻譯裝置)聽得這麼不清楚,負責翻譯工作的人自始至終的責任到底又是什麼呢?」另有多家媒體發現,韓惪洙在記者會中時不時露出笑容。韓惪洙在記者會上的表現在韓國國內引發爭議。對此,韓國總理辦公室於次日發布公文,就引發相關爭議道歉,並對總理相關發言進行解釋[147]
  • 據《韓國日報》報導,此事件發生後,韓國多所學校出現了模仿此次事件的「遊戲」,引起了韓國社會廣泛批評。學生家長斥責這種行為根本是在受害者傷口撒鹽,要求政府與校方做出應對。隨後韓國多所學校收到指示,將對學生們進行安全教育[148]
  • 據《東亞日報》的報道,2022年11月16日,聯合國大會通過譴責北韓涉及韓國西海公務員遭朝槍殺案和強制遣返脫北漁民的人權問題的北韓人權決議。作為回應,北韓駐聯合國大使金成提到梨泰院踩踏事故,並批評韓國政府由於缺乏國內治國能力,引發了人禍,出現史無前例的踩踏事故。韓國駐聯合國代表團副大使裴鍾仁則譴責北韓的理由是「荒謬」和「顯示出北韓是多麼地無視人權」,並批評北韓政府在國際社會為梨泰院災難的遇難者哀悼的情況下仍不停止發射導彈挑釁[149]

韓國媒體評論

  • 中央日報》在社論中稱韓國警方不僅沒有切實採取措施防止大規模人員傷亡,還試圖刪除梨泰院事故報告並要求緘口,行為「荒唐」「令人難以置信」,要求徹查那些對國民安全負有責任的機關及公職人員[150]
  • 朝鮮日報》指悲劇性的慘案被作為「政治鬥爭工具」[151],並批評韓國警方反應遲緩,要求警察、政府和首爾市層面應該展開嚴格調查,將此事作為檢查整個社會安全系統的契機[152]
  • 東亞日報》稱「應對預防災難的系統和負責人都睡著了」,點名行政安全部部長李祥敏「應該被解職」,警察廳廳長尹熙根「也要下台」[153],要求警方要徹底調查無視手冊中預防守則的經過和現場應對遲緩的原因,必須出台高強度的革新政策[154]
  • 韓民族日報》批評韓國警察、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此次事故中缺乏安全對策,表示此次事故完全可以挽救,但政府和警察數次錯過黃金救援時間,屬於無能的表現[155]

民間影響

踩踏事故發生後,韓國人提高了對心肺復甦術(CPR)甚至是自動體外除顫器(AED)學習的興趣。網路上湧現大批詢問或分享如何CPR的資訊,南韓CPR協會網站的流量在事故後,大增了4倍。[156]

參見

同樣於酒吧街所發生之踩踏事故
其他踩踏事故例子

腳註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