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209級潛艦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209級潛艦是一款由西德哈德威造船廠(HDW)在1960年代專為外銷而開發的柴電潛艦,在1968年投產後深得軍備市場歡迎,在1970至1990年代橫掃國際潛艦市場,至2020年代有15個國家採購,部分國家還購買該潛艦的技術在國內建造,完工的總數近70艘。

Remove ads
背景
209級的基本設計出自西德潛艦設計師烏爾里希·加布勒博士成立的呂北克工程事務所,加布勒博士在二戰時期參與了納粹德國海軍的多型潛艦的開發,西德海軍在1956年成立後,在1950至1960年代為西德海軍設計201、202、205及206級潛艦。209級於1960年代後期開發,其設計以同期為西德海軍設計的206級為基礎。[1]
在1960年代,英國及美國在二戰末期建造的大型潛艦,雖有部分通過現代化工程延壽,當中有不少以軍援方式移交給盟國使用,有不少位於中美洲、南美洲及亞洲的海軍,都由此建立潛艦部隊,但無可諱言,二戰時期的潛艦已年屆退役之齡,對於柴電潛艦主要生產商是個顯而易見的商機。在同期,英國已推出奧伯龍級潛艦,法國則有海豚級潛艦,美國有白魚級,蘇聯則有641型潛艦。雖然有多種款式的柴電潛艦供應,但當時在西方國家較新穎的產品之中,英國奧伯龍級潛艦的公噸位對中小型國家來說太大,維護成本高昂;法國海豚級的設計已顯老舊,又缺乏升級改良的空間;美國白魚級技術先進,但礙於嚴格的技術轉讓限制不能將新型潛艦外銷,而且美國海軍走向全核子動力化,已停止開發更新款的柴電潛艦,等同放棄外銷市場;蘇聯641型潛艦不受親西方國家所採納,偵搜系統等電子設備也比同期的西方潛艦落伍。
西德哈德威造船廠看準了國際上的中小型海軍對現代化潛艦的需求,與呂北克工程事務所展開合作,以供應西德海軍的206級潛艦為基礎,將體型放大至排水量約1000公噸,開發專供外銷的潛艦,並可使用哈德威造船廠應用中的大部分製造機具建造,盡量降低建造成本。由於國際客戶不一定如西德海軍般具備深厚的柴電潛艦操作經驗及維護能力,所以在選材及系統配備上有所妥協,例如不採用仍在驗證中的低磁性鋼建造,避免外國用戶維護困難,務求操作簡易及在買家的船塢能夠維護,價格與操作成本要讓中小型國家的海軍覺得合理,公噸位大小預留彈性,可提供加長至排水量1500公噸的版本,讓客戶可按本身的需求及能夠承擔的支出而作出取捨。[2]
209級系列潛艦在國際上取得極佳的外銷成績,得到在亞洲及南美洲的多個海軍買家選用,不過西德自己卻礙於限武要求而不能採用。供給西德海軍的206級潛艦及專供外銷的209級都是在1960年代後期進行設計,而兩者均由西德哈德威造船廠建造,而屬於中型潛艦的209級在遠航能力及武裝方面,都比為西德海軍設計及屬於小型潛艦的206級潛艦強大,例如209級具備再裝填魚雷的能力,可攜帶14枚魚雷,206級則只有預先裝在魚雷管內的8枚魚雷可用。西德海軍的軍備受到限制,起因於納粹德國在二次大戰中,納粹德國海軍的潛艦部隊曾經對海上交通造成嚴重破壞,納粹德國戰敗後,雖然同盟國軍事佔領德國在1949年結束,1952年西德與美國、英國及法國簽定波昂專約,德國分裂後的西德獲准在1955年建立聯邦國防軍,1956年西德海軍成立,但專約規定西德只可建造排水量小於350公噸的潛艦,至1962年獲放寬排水量至500公噸,及後基於西德融入北約共同防衛架構,再獲准增至1000公噸,西德海軍受到的潛艦公噸位限制要到1980年代才基本撤銷。西德考慮到與盟國的關係及其海軍的活動範圍僅限於北海及波羅的海,故此自用的206級潛艦仍維持在500公噸排水量,至於排水量1100公噸以上的209系列潛艦,則沒有一艘在西德海軍服役。不過西德沒有被禁止在境內建造排水量超過500公噸的潛艦供應給外國海軍,因此209系列潛艦得以在1970至1990年代雄踞國際柴電潛艦市場。至今,209級潛艦仍是西方國家的潛艦中,外銷成績最佳的一款,首艘在1971年服役,2021年仍有新造艦完工,有15個使用國及超過60艘同級艦,共生產68艘。
Remove ads
設計
209級的艇體內四座120枚電池組成的電池組分布在艇體下層的指揮室前方後方。[3]艇體內有四台MTU柴油機和四台AEG電動機,後者供電予在艦尾的一台AEG電動機,再由電動機直接驅動螺旋槳。[4]各型209級潛艦的主要作戰裝備是艦首的8管21英寸魚雷管,可裝備14枚魚雷,原有的設計採用構造較簡單的游出式魚雷管,魚雷從已注水的魚雷管內自行游出,故此放出魚雷時較安靜,可以減少被發現的機會,但這種魚雷管只能施放魚雷及水雷,如要發射潛射飛彈則要加裝彈射裝置。209級最初主要配合西德設計的SST魚雷或SUT魚雷外銷,也有買家採用美國Mk 37型魚雷及英國虎魚魚雷,至2000年代上述的魚雷型號已日益老舊,部分國家採購德國DM2A4、義大利黑鯊魚雷、美國Mk 48型魚雷替換,韓國則採用自研的白鯊魚雷取代SUT魚雷。此外,希臘、韓國的1200型和土耳其的1400型,具有發射魚叉飛彈的功能。[5]
經歷
209級唯一參加了戰爭的目前只有阿根廷的San Luis號(209級1200型),據阿根廷人說,在福克蘭戰爭時它帶著SST-4魚雷一直靠近到離英國航艦無敵號7公里的地方發射兩枚魚雷,其中一枚瞄準無敵號,卻由於操作失誤脫靶,令阿根廷人痛惜「一個故障輸掉了一場戰爭」,戰敗的阿根廷人又稱它成功捉弄了英國人,令英國白白扔了一百枚反潛魚雷。[6]
2021年4月21日,印尼海軍的南伽拉號潛艦(209級1300型)在峇里島以北進行潛航訓練時在海中沉沒,經搜索後發現殘骸,全部53人死亡。
亞型規格
Remove ads
使用國概況
Remove ads
各國209潛艦細部


阿根廷 - Salta級
巴西 - Tupi級與Tikuna級
智利 - Thomson級
哥倫比亞 - Pijao級
厄瓜多 - Shyri級
希臘 - Glavkos級與Poseidon級
印度 - Shishumar級
印度尼西亞 - Cakra級與Nagapasa級
南韓 - Chang Bogo 張保皋級
秘魯 - Islay級與Angamos級
南非 - Heroine級
土耳其 - Atilay級, Preveze級, 及Gur級
委內瑞拉 - Sabalo級
Remove ads
注釋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