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51號兵站 (電影)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51号兵站 (电影)
Remove ads

51號兵站》是中國海燕電影製片廠於1960年拍攝的電影。1961年國慶節期間,做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12周年的獻禮片上映[1]。同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同名電影文學劇本[2]。2007年,中國中央電視台根據電影劇情改編成電視劇《51號兵站[1]

快速預覽 51號兵站, 基本資料 ...

背景

1941年皖南事變後,新四軍失去了國民政府的支持;1943年,汪精衛政權收回上海租界,日本勢力由此全面掌管上海。自此,新四軍的物資變得緊缺起來。為了擺脫窘境,新四軍高層決定發展軍工生產,時任軍長陳毅還曾說「兵工工作比吃飯更加重要」。隨後,新四軍一師軍工部於啟東縣海復鎮成立。為迅速啟動生產,部隊一方面抽調了一批技術人員到軍工部,一方面派出了一批採購人員到上海籌集必需的物資[2]。由此,新四軍在上海與蘇北之間建立起多條地下交通線,用以收集情報、護送人員往來、運送軍用物資。在上海浦東高橋高東地區,亦有設置、運營[3]。據傳,當時在上海設立的物資站實際上叫「同利漁行」[4]

原型

劇中的主角——「小老大」梁洪的形象結合了當時中共地下黨員的經歷,而編劇之一的的張渭清被認為是劇中「小老大」的原型之一。張渭清曾任新四軍一師後勤部軍需科科長,後來擔任東海艦隊後勤部副部長。據他的回憶,從1941年開始,他就多次被粟裕派往上海採購部隊需要的物資,包括棉布、通訊器材、藥品和無縫鋼管[1]

製作人員

角色

劇情 

1944年,中共上海地下黨的物資站「51號兵站」被叛徒出賣,導致新四軍的物資渠道被掐斷;於是,新四軍幹部梁洪受派前往上海重建「51號兵站」,為新四軍籌集、供應物資。他的掩護身份是幫會頭目範金生的門徒「小老大」。

軼事 

  • 主演梁波羅從小一直想改名,在電影上映前向製片主任提議更名時,該電影的海報、片頭字幕已製作完成,製片主任要求梁自行支付更改費用。他無力支付,只得作罷[5]
  • 中國駐英國大使館教育處倫敦的門牌號為51號,被當地留學生戲稱為「51號兵站」[6]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