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FM-2030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FM-2030
Remove ads

FM-2030(原名費雷敦·M·埃斯凡迪亞里波斯語فریدون اسفندیاری;1930年10月15日—2000年7月8日),是一位出生於比利時伊朗裔美國英語Iranian_Americans[1]作家、教師、超人類主義哲學家、未來學家、顧問,以及奧運運動員[2]

快速預覽 FM-2030, 出生 ...

他因1989年出版的《你是超人類嗎?》一書而成為知名的超人類主義倡導者。此外,他以原名F. M. 埃斯凡迪亞里創作了多部小說。

Remove ads

生平

早年生活與教育

FM-2030於1930年10月15日出生於比利時,本名費雷敦·M·埃斯凡迪亞里。其父阿卜杜勒-海珊「A. H.」薩迪赫·埃斯凡迪亞里(1894–1986)為伊朗外交官,曾自1920年至1960年間任職。[3] 他自幼隨父母廣泛旅居,至11歲時已居住過伊朗、印度阿富汗等共計17個國家。[4] 他曾代表伊朗參加1948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籃球比賽,並於1948年倫敦奧運兼任摔跤選手。

埃斯凡迪亞里先後在伊朗與英國接受小學教育,並於耶路撒冷耶穌會學校科勒日·德·弗雷爾英語Colleges Des Freres完成中學學業。至18歲時,除母語波斯語外,他已精通阿拉伯語希伯來語法語英語四種語言。[5][6]

之後,他進入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就讀,後轉至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並於1952年取得學士學位。[1] 隨後他於1952年至1954年間在聯合國巴勒斯坦問題特別調查委員會任職。[7]

Remove ads

改名與思想

1970年,埃斯凡迪亞里在出版《樂觀主義一號》(Optimism One)後,[8][6]開始使用FM-2030作為新的名字。背後有兩個原因:包含他希望並相信自己能活到2030年,以此慶祝百歲生日;其次希望擺脫傳統命名習俗所承載的集體主義個人主義觀念,他認為這些觀念只是原始社會的遺留。1988年,他正式完成了更名。

他認為傳統姓名往往將個體附上群體認同標籤,涵蓋性別國籍等,並成為文化思維的先入之見,導致刻板印象、派系鬥爭與歧視。他曾指出:「傳統名字定義了一個人的過去:血統、種族、國籍、宗教。我不是十年前的我,更不是二十年後的我。……2030這個名字反映了我的信念:2030年前後將是一個神奇的時代。到那時我們將不再衰老,每個人都將有極大的機會永生。2030是一個夢想,也是目標。」[9]作為堅定的反民族主義者,他主張「沒有非法移民,只有無關緊要的邊界」。[10]

1973年,他出版政治宣言《向上者:未來主義宣言》(Up-Wingers: A Futurist Manifesto),在書中批判左翼政治右翼政治的過時性,並提出「向上者」(仰望天空與未來者)與「向下者」(注視大地與過去者)的概念。[11] FM-2030自認屬於前者。他認為核心家庭與城市概念將逐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由社群主義驅動的模組化社會共同體「行動社群」(mobilia),最終這些社群亦將逐漸消亡。[8]FM-2030相信人工身體部件將使壽命長短不再具決定性;在因胰腺癌病逝前,他曾形容胰腺為「愚蠢、無用且悲慘的器官」。[12]

在文明觀點上,他認為:「過去沒有任何文明是偉大的,它們全都原始而殘酷,建立在大規模奴役與屠殺之上。」在身份認同方面,他指出:「現代年輕人並非失去身份,而是欣然卸下身份的枷鎖。」他認為,國家最終將消失,身份將由文化層面轉向個人層面。1972年,他在《紐約時報》專欄中批評阿以衝突中的領導階層失職,指出雙方「表現得像青少年般,拒絕解決這場浪費了25年的爭鬥」,並認為世界正「不可逆地超越民族家園的概念」。[13]

個人生活

FM-2030終身為素食主義,他曾表示自己不會食用「有母親的東西」。他拒絕回答任何有關國籍、年齡及成長背景的問題,認為這些訊息與自身價值無關,並自稱為「世界公民」。[14] FM-2030曾表示:「我是個21世紀的人,只是意外地被送到20世紀。我對未來懷有深切的鄉愁。」[15]

由於童年大部分時間在印度度過,他的英語帶有輕微印度口音。[16]他曾任教於新學院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佛羅里達國際大學[2] 他亦曾為洛克希德·馬丁J.C. Penney公司英語J. C. Penney擔任企業顧問。[2] 他同時為無神論者。[17]

FM-2030自認為是「向上派」(Up-wing)政治理念的追隨者,即既非右翼亦非左翼,而是一種支持普遍進步的政治立場。[18][19]

自1960年代起,他與律師兼1959年哈佛法學院同屆畢業生弗洛拉·施納爾(Flora Schnall)維持一段非排他性的「友誼」(他偏好使用此詞而非「關係」),直至逝世。FM-2030、施納爾與魯思·巴德·金斯伯格曾同班就讀。[20]他生前居住於洛杉磯西木區邁阿密[21]

Remove ads

逝世

FM-2030於2000年7月8日在曼哈頓一位友人公寓去世,死因為胰腺癌,其遺體隨後送往亞利桑那州斯科茨代爾阿爾科生命延續基金接受深低溫保存 。FM-2030為首位接受玻璃化冷凍保存英語Cryopreservation#Vitrification的患者,而非傳統低溫冷凍技術。[14] 他身後留下四位姐妹與一位兄弟。[6]

作品列表

小說
  • 《獻祭之日》(The Day of Sacrifice,1959年;電子書)
  • 《乞丐》(The Beggar,1965年)
  • 《身份證》(Identity Card,1966年,ISBN 0-460-03843-5;電子書)
非小說
  • 《樂觀主義一號:新興的激進主義》(Optimism One: The Emerging Radicalism,1970年,ISBN 0-393-08611-9
  • 《向上者:未來主義宣言》(Up-Wingers: A Futurist Manifesto,1973年,ISBN 0-381-98243-2;平裝本,電子書 ISBN FW00007527,e-reads出版社,1973年1月出版,檔案大小153K)
  • 《電視球體》(Telespheres,1977年,ISBN 0-445-04115-3
  • 《你是超人類嗎?:在快速變遷的世界中監測並刺激你個人成長的速度》(Are You a Transhuman?: Monitoring and Stimulating Your Personal Rate of Growth in a Rapidly Changing World,1989年,ISBN 0-446-38806-8
Remove ads

流行文化

  • 丹·布朗小說《地獄》中,數名超人類主義角色向FM-2030致敬,並採用其命名方式,例如使用「FS2080」之類的名字。[22]
  • 多位音樂人,包括Reptaliens英語Reptaliens、Dataport、Ghosthack、Vorja、Gavin Osborn及Philip Sumner,皆曾創作以FM-2030命名的歌曲或專輯。[23][24]
  • 2020年上映的電影《2030》探討了FM-2030可能復活的情境。[25]
  • 韓國作家鄭智敦英語Jeong Jidon於2023年出版的短篇小說集《愛情、離別與死亡的短篇故事》(사랑, 이별, 죽음에 관한 짧은 소설)中,有篇名為〈我的女朋友的男朋友〉(내 여자친구의 남자친구)的故事,描寫一位名為FM-2080的冷凍保存數學家,他自稱是繼FM-2030之後的第五位FM,也是首位復活者。

另見

參考來源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