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蓋爾貝反應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蓋爾貝反應(Guerbet reaction),以化學家馬塞爾·蓋爾貝(1861-1938)的名字命名。

催化劑存在和加熱條件下,兩分子脂肪族伯醇進行反應,失去一分子水,轉變為其β-烷化二聚[1]

Thumb
蓋爾貝反應

1899年,蓋爾貝用正丁醇作原料,經過轉化,得到了2-乙基-1-己醇,發現了此反應。這個反應的產物也因此稱為蓋爾貝醇。

用長鏈脂肪醇進行蓋爾貝反應,生成的產物可以用作表面活性劑

反應一般在高溫(220℃)加壓下進行,需要有鹼金屬氫氧化物或醇鹽以及氫化反應催化劑(如雷尼鎳)存在。

反應機理

反應分四步進行。首先被氧化為相應的,然後兩分子醛發生羥醛加成、失水,生成不飽和醛,最後不飽和醛被氫化,產生二聚醇。[2]

Thumb
蓋爾貝反應的機理

副反應有坎尼扎羅反應(兩分子醛歧化為醇和羧酸)和季先科反應

拓展

如下脫氫催化劑(Cp*=五甲基環戊二烯配體)和叔丁醇鉀存在下,以對異丙基甲苯為溶劑,少量的1,7-辛二烯為質子受體,正戊醇在相對較低的溫度下即可發生蓋爾貝反應。[3]

Thumb
蓋爾貝反應降低反應溫度

參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