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H-IIB運載火箭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H-IIB運載火箭(日語:H-IIBロケット)是一種已退役的日本中型運載火箭,它基於H-IIA,由三菱重工業為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製造,在種子島太空中心發射,用於運送HTV貨運飛船至國際太空站。H-IIB共進行了9次發射,全部成功。其中第一次試飛於2009年9月11日進行,最後一次飛行於2020年5月21日進行。
![]() |

Remove ads
技術參數
各節 | 第1節 | 固體助推火箭 | 第2節 | 衛星酬載艙 |
全長 | 38.2公尺 | 15.2公尺 | 10.7公尺 | 15.0公尺(5S-H型)16.0公尺(4/4D-LC型) |
直徑 | 5.2公尺 | 2.5公尺 | 4.0公尺 | 5.1公尺(5S-H型)4.0公尺(4/4D-LC型) |
各段質量 | 202公噸(包括分離段) | 308公噸(4枚) | 20公噸 | 3.2公噸(包括分離段、酬載艙) |
引擎 | LE-7A引擎 | SRB-A3 | LE-5B引擎 | - |
推進劑重量 | 175.8公噸 | 262.2公噸(4枚) | 16.6公噸 | - |
推進劑種類 | 液態氧/液態氫 | HTPB | 液態氧/液態氫 | - |
真空中推力 | 2196000牛頓(2引擎加總) | 9140000牛頓(4枚) | 137000牛頓 | - |
真空中比推力 | 440.0秒 | 281.1秒 | 447.0秒 | - |
推進時間 | 345秒 | 120秒 | 530秒 | - |
Remove ads
設計

1990年代,日本在確認參與國際太空站開發後,承擔了發射HTV貨運飛船的任務。1996年,用於發射HTV的H-IIA增強型火箭(H2A212)開始研發。然而後續由於HTV的設計變更導致其重量從15公噸增加至16.5公噸,以及H-IIA增強型研製過程中本身遭遇的一些困難,2003年8月,H-IIA增強型停止研發,改為研發H-IIA能力提升型。
H-IIA能力提升型基於H-IIA標準型(H2A202),主要改進是重新設計第一節火箭。2003年,H-IIA能力提升型開始預研。2003年10月1日,日本三大航太機構——太空科學研究所、航空宇宙技術研究所、宇宙開發事業團——合併為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H-IIA能力提升型即是該機構成立後負責的首型運載火箭。2005年,該火箭正式研發工作開始,更名為H-IIB。
H-IIB儘量採用了H-IIA的技術,其主要特點是將H-IIA的一級直徑由4公尺擴大至5.2公尺,以安裝2台LE-7A引擎(H-IIA則為1台)。H-IIB一節火箭的長度相比H-IIA拉長了1公尺,使燃料的裝載量增加了約1.7倍。H-IIB配備的SRB-A固體推進器數量也有所增加,由H-IIA標準型的2枚增加為4枚。H-IIB的二級與H-IIA基本相同,主要是為了更重的載荷補強了支撐結構。為了裝載HTV,H-IIB的酬載整流罩長15公尺,比H-IIA最長的整流罩還要長3公尺。
基於以上改進,H-IIB具有充足的酬載運載能力,能將16.5公噸的HTV貨運飛船運送至國際太空站所在的低地軌道,這也是它在整個服役生涯中唯一執行的一種任務。不過實際上H-IIB在設計上還可以執行地球同步軌道任務,此時它能運送8公噸的酬載。
在H-IIB運載火箭以後,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曾計畫開發可載人的H-IIC運載火箭 - 有時被稱為H-IIX運載火箭,這是為了在2025年以前實現發射載人太空飛行器的設想。不過最終該機構決定下一代運載火箭應該面向商業發射,因此具有更低的成本的H3運載火箭成為了H-IIB的下一型火箭。
Remove ads
發射紀錄
參見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