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伊莎貝·艾珍妮
法国女演员(Isabelle Adjani)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伊莎貝·雅絲敏娜·艾珍妮(法語:Isabelle Yasmina Adjani,1955年6月27日—),生於法國巴黎,法國電影女演員與歌手。 迄今為止,艾珍妮保持著凱薩獎最佳女主角獲獎的最多次紀錄(共5次),分別是:《著魔》(1981年)、《一個死氣沉沉的夏天》(1983年)、《卡米耶·克洛岱爾》(1988年)、《瑪歌皇后》(1994年)和《裙角飛揚的日子》(2009年)。此外,艾珍妮於1981年獲得坎城影后,後於1989年獲得柏林影后,並且兩次獲得提名奧斯卡最佳女主角。
Remove ads
早年生活
伊莎貝·雅斯密·艾珍妮生於法國上塞納省熱納維利埃地區,父親謝里夫·穆罕默德·阿佳尼是來自阿爾及利亞君士坦丁的移民。[1][2][3][4][5]
1985年的一篇專訪里,艾珍妮解釋了為什麼她的母親奧古斯塔過去常常說自己的丈夫穆罕默德·切瑞夫·艾珍妮是阿爾及利亞的土耳其人穆斯林,因為她的母親認為阿爾及利亞的出身令她蒙羞。亦曾要求丈夫將中間名謝里夫取代默罕默德,因為聽上去會更像一個美國人的名字。[6]穆罕默德·謝里夫·艾珍妮在二戰期間曾是法軍軍人。她的母親奧古斯塔·艾珍妮,又被喚作「斯蒂」,則是德國人,是來自巴伐利亞的天主教徒。[7][8]
由於艾珍妮生長在一個雙語家庭的緣故,她的德語和法語都極為流利。[9][10][11]
在學校朗誦比賽獲勝之後,十二歲的艾珍妮開始在Amateur劇院登台表演。
職業生涯
在十四歲時,艾珍妮出演了電影處女作《Le Petit bougnat》(1970年)。[12]
艾珍妮在話劇舞台上憑藉莫里哀《學院派女生》中的女主角之一獲得一些矚目,但很快她離開了1972年加入的法蘭西喜劇學院去追求電影生涯。在一些小角色中積累了經驗之後,1974年的《耳光》為她帶來了事業的曙光。次年她在楚浮導演的《情淚種情花》中扮演了自己的第一個電影主角,評論界對她的演技給予了高度評價,美國著名影評人寶琳·凱爾更是盛讚她具備驚人的表演天賦。[13][14]這部在拍攝時艾珍妮剛剛十九歲的影片為她帶來了意想不到的收穫: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提名和紛至沓來的好萊塢合作邀約,如沃爾特·希爾執導的1978年犯罪驚悚片《虎口拔牙》。之後她還演出了德國導演韋納·荷索的1979年重拍版《吸血鬼》。
1981年艾珍妮憑藉改編自簡·里斯同名小說改編影片《四重奏》(由墨臣艾禾里製片出品)和驚悚片《著魔》中的表演被授予坎城影展最佳女演員獎。次年她以後者摘得首個凱薩獎影后桂冠。艾珍妮的第二個凱薩獎最佳女主角獎是於1983年在影片《一個死氣沉沉的夏天》中對一個復仇女性的詮釋。同年艾珍妮發行了法語流行音樂唱片《Pull marine》,由著名音樂人賽日·甘斯布填詞並製作。專輯同名主打歌的音樂錄影帶由盧·貝松導演。
作為製片人,1988年艾珍妮聯合出品並主演的傳記片《卡米耶·克洛岱爾》。該片令她獲得了第三個凱薩獎影后與第二個奧斯卡影后提名,該片還被提名為當年的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艾珍妮職業生涯的第四個凱薩獎最佳女主角在1994年憑藉《瑪歌皇后》,該片由Patrice Chéreau執導。
Remove ads
個人生活
1979年與攝影師布魯諾·努坦生有一子Barnabe Nuytten。[9]
艾珍妮1989年至1995年與丹尼爾·戴-路易斯後交往。[9]路易斯在她懷孕時與艾珍妮分手,兒子加布里埃爾·凱恩·路易斯在1995年出生。[9]
艾珍妮曾與作曲家尚-米榭·賈爾訂婚,2004年二人分手。[15]
2009年她公開批評教皇本尼迪克十六世關於保險套並不能有效預防愛滋病的言論引發輿論熱議。[16]

電影作品
Remove ads
電視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