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世界號運載火箭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世界号运载火箭
Remove ads

世界號運載火箭韓語:우주발사체 누리호宇宙發射體 누리號 )又名KSLV-Ⅱ ,是韓國羅老運載火箭後的第二代運載火箭,是韓國首個完全自主研發的火箭[5]

快速預覽 用途, 製造者 ...

世界號運載火箭由韓國航空宇宙研究院研發,於2021年10月21日在羅老宇宙中心首飛,但未能將載荷送入軌道,發射失敗[5]。2022年6月21日首次成功發射,並將載荷送入近地軌道。

Remove ads

歷史

韓國所參與研製的首枚運載火箭為羅老號運載火箭。羅老號(又名"KSLV-I")為兩節火箭,其一級為俄羅斯製造,二級由韓國製造,可將100公斤的載荷送入近地軌道。羅老號在經歷了兩次失敗後於2013年1月成功完成了首次軌道發射。儘管羅老號並非完全由韓國自主研製,但其研製經歷為韓國的運載火箭的設計、生產及發射提供了寶貴經驗。[6]

作為韓國首枚自主研發的火箭,世界號的研製始於2010年3月,超過150家韓國企業參與了研發。世界號的關鍵部件為一級的四台75噸級液氧煤油引擎KRE-075,韓國為了其研製在羅老宇宙中心修建了試車台,並於2018年進行了一次由單台引擎驅動的次軌道試驗飛行,測試載具飛行至了209公里的高度,達到了預定目標。[7]

首次飛行

世界號運載火箭的首次軌道發射於韓國時間2021年10月21日進行,搭載物為模擬載荷。火箭於17時起飛,先後完成了級間分離、整流罩分離、載荷分離等關鍵程序,模擬載荷到達了700公里的預定高度,但最終由於速度不足未能完成入軌。[8]

韓國航空宇宙研究院在2021年12月發布了世界號首飛失敗原因的調查結果,其原因為設計人員並未考慮到火箭在飛行過程中產生的加速度導致的氧化劑貯箱中的液氧浮力變化。由於液氧浮力增大,貯箱中用於保持壓力平衡的氦氣罐受到了超出設計值的浮力而從原本位置脫離導致氦氣洩露,隨後漂浮的氦氣罐撞擊氧化劑貯箱箱壁,引起箱壁破裂進而引發液氧洩露。由於液氧洩露導致氧化劑供應不足,三級引擎最終提前46秒關機,致使載荷無法達到預定速度。[9]

發射記錄

更多資訊 發射編號 #, 發射日期(UTC+9) ...

圖集

參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