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L-1機警聯絡機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L-1機警聯絡機(英語:Vigiliant)(公司名稱Model 74)是一款由史汀森飛機公司研製的輕型聯絡機。1942年之前,該機型一直由美國陸軍航空隊使用,名稱為O-49。
Remove ads
發展


1937年,德國製造的Fi 156年在瑞士蘇黎世舉行的第四屆國際航空大會上展示後,震驚了美國。美國陸軍航空兵團於是提出要求相似性能的同類型飛機。開發計畫於1938年1獲得批准,設計和性能規格於1938年4月確定,並於1938年8月向製造商發布了正式設計計畫的通函提案。[2]史汀森(後來成為伏爾梯的一個部門)戰勝了包括YO-50和 YO-51[3]在內的11個競爭對手,獲得一份價值150萬美元的合約。
史汀的Model 74是一款採用星形發動機的徑高翼單翼飛機,具有大型後緣開縫襟翼和全翼展前緣自動縫翼,可實現低速、高升力、短場起降。陸軍給予Model 74編號YO-49並進行下一步的評估(YO-50和YO-51也是同理),試飛員Al Schramm 於1940年7月15日進行首次飛行。
YO-49的機身採用鉻鉬鋼管,並覆蓋有摻雜棉織物;引擎罩和機翼前方的機身完全用鋁封住。控制面和尾翼是織物覆蓋的不鏽鋼。至少12架改裝成救援飛機的L-1配備Edo49-4000 浮筒(排水量4,000磅)[3],用於兩棲起降[4]
L-1能夠以每小時31英里的速度保持穩定、水平的飛行,並且在小於時速20英里的微風中,它能夠在小於其自身機體長度的距離內降落。在無風的情況下,L-1可以在200英尺直徑的圓圈內著陸和再次起飛,並在50英尺的障礙物上著陸時,它可以停在300英尺範圍內的乾草皮上,地面滾動約為10 英尺。[5]
L-1機警聯絡機能夠執行多樣任務,包括牽引訓練滑翔機、火砲定位、聯絡、緊急救援、運輸物資和執行特殊任務。由於對該機型性能的滿意,陸軍航空軍隨後又簽訂了一份O-49A合同。相較於O-49(L-1),O-49A具由加長的機身,並配備更新型的通訊設備。1942年4月,這架飛機被重新命名為L-1和L-1A。根據租借法案,多達17架L-1和96架L-1A分配給英國皇家空軍,實際交付的飛機數量各不相同。英國皇家空軍分別將L-1和L-1A命名為「Vigilant Mk I」和「Vigilant Mk II」。二戰期間加拿大第一歐洲軍駐司令哈里·克雷拉將軍擁有一架L-1供個人使用。
而後,該機被後續的L-4草蜢式聯絡機、L-5哨兵式聯絡機等更新式的飛機所取代。美國海軍則於1943至1944年隊L-1進行改裝,用於邊界層控制裝置實驗。
Remove ads
型號

- Stinson Model 74
- 公司編號
- O-49 Vigilant
- 美國陸軍第一批量產型的編號,共142架[3]
- L-1 Vigilant
- 於1942重新命名的O-49.[3]
- O-49A Vigilant
- 機身加長13in(33cm)的版本,共182架 [6]
- O-49B Vigilant
- 救援飛機的版本,共3-4架[7]
- L-1A Vigilant
- 1942年重新命名的O-49A[3]
- L-1B Vigilant
- 1942年重新命名的O-49B[3]
- L-1C Vigilant
- L-1A的救援飛機版本,共113架[7]
- L-1D Vigilant
- L-1A的滑翔教練機版本,共14到21架[7]
- L-1E Vigilant
- L-1的兩棲救援版本,共7架[3]
- L-1F Vigilant
- L-1A的兩棲救援版本,共5架[3]
- Vigilant Mk I
- 英國空軍的L-1,共14架[7]
- Vigilant Mk II
- 英國空軍的L-1A,原先預計分配到96架,最終交付13-54架[7] delivered
- CQ-2 Vigilant
- 由美國海軍改裝成目標控制飛機的L-1A,數量不詳[7] converted
Remove ads
參考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