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中國製造

中国透过大量政府补贴和强制技术转移支持的制造业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中國製造
Remove ads

中國製造(英語:Made in China、英語:MIC;又稱:中華人民共和國製造,英語:Made in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是中國生產產品標籤

Thumb
中國生產商標已經占據世界民生商品20%以上,成為世界工廠
Thumb
港商工廠紡織品腳料上的中國生產商標,以繁體字書寫為了回銷香港。
Thumb
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出口品項的色塊圖

國產一般就是指中國大陸自有品牌的產品。自21世紀10年代,中國政府和企業等相關主體一直努力擺脫中國製造的廉價形象以及部分商品在國際市場上假冒偽劣的印象,由於中國的製造業種類繁多,產業鏈齊全,商品種類豐富,從各類高端到低端的製造產品都有,導致中國製造的各類商品已深入到世界各地。[1]

Remove ads

歷程

由於中國製造業發展迅速,中國製造是全球廣為人知的標籤之一。在各種商品中,不論是在電子零件,或是在衣物鞋履,都能看見這個標籤,因此中國常被稱為「世界工廠」。有些公司,如蘋果公司iPodMighty Mouse上以「Designed by Apple in California Assembled in China」(由加利福尼亞州的蘋果公司設計,在中國組裝)取代「中國製造」四字。

中國商務部前部長薄熙來曾表示:「在世界市場上,『中國製造』意味著價格便宜,同時展現中國作為世界的加工場。從貿易方式看,中國出口的半數以上是加工貿易,如2007年中國出口到美國的2035億美元產品中,加工貿易出口1288億美元,占了63.3%。從出口主體看,外資企業生產的產品占了中國出口總額的58%,因此在一定意義上可以說,是世界製造業發展和國際分工的結果[2]。」

1990年代以後,中國依靠大量受過基礎教育且成本低廉的勞動力、土地取得較易、內需市場廣大、社會秩序較為安定等優點,吸引各國製造業企業前來設廠或委託中國的工廠來製造商品,從低價成衣、玩具到高價的電腦3C產品,中國制產品的比例逐漸增加。由於價格低廉、仿冒風氣、品管觀念較低落,導致大部分出口產品質量低劣,甚至連該國民眾對其產品也印象不佳,尚須極力扭轉。

2020年因美國終止《美國-香港政策法》,將對香港特別行政區和經貿政策與中國內地看齊,香港出產出口到美國的產品必須標示為「中國製造」而非「香港製造」[3]

Remove ads

貿易保護主義

出現質量問題的產品中,被提出檢視而受到正視的,僅占到中國大陸所有瑕疵產品中相當小的一部分。薄熙來在中國-東協會議上提到「日本厚生省公布的2006年進出口食品監控統計報告顯示,中國大陸出口到日本的食品抽檢合格率達99.42%,而美國是98.69%,歐盟是99.38%。相互指責無助於問題的解決,加強合作才是有效途徑。」[4][5]

有看法認為,各國宣傳並誇大中國製造的質量問題,是一種新時代貿易保護主義的較為合法的做法。由於在世貿組織的框架下,各國無法在法律上限制中國製造產品的進口,於是就在質量問題上進行誇大宣傳,以達到摧毀中國製造產品在當地消費者心中形象的目的。但由於中國製造產品價格通常較便宜,且巨大數量以及實際使用中並未表現出大規模的質量問題,中國製造產品仍然在歐美國家具有相當強的競爭力。[6][7]

2021年G7會議上,雖然中國不是七國集團的成員,但主要議程都與中國的工業製造問題有關[8][9]

Remove ads

爭議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要求進入中國市場的外國企業向中方轉移技術,以便中國取得國外先進技術實現「彎道超車」,涉及石油化工醫療設備藥物汽車製造等各行業[10][11]歐盟駐華代表團團長在2018年表示,歐盟公司自中國改革開放以來向中方提供了大部份的外國技術,佔中國製造業技術的一半,當中不少歐洲企業被迫將技術轉移到中國企業,以換取進入中國市場[12]。同年,歐盟向世界貿易組織起訴中國,斥責中國的法律強制外國電動汽車生物科技企業向中方轉移技術[13]。美國也批評中國實施的強制技術轉移、國有企業補貼等非市場經濟政策與世貿體系不相容[14]

中國製造2025

Thumb
已故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2015年提出《中國製造2025》產業發展計劃

時任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2015年提出名為「中國製造2025」的製造業新政策,也是中國實施「製造強國」戰略的首個十年綱領[15]。該計劃於2015年5月8日由國務院公布[16],5月19日正式印發[17]。根據計劃,預計到2025年,中國將從「製造大國」成為「製造強國」[18],而到2035年,中國的製造業將超越德國日本的製造業[19]

2016年1月,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座談會上對中國工廠無法自行生產的原子筆頭表示遺憾。一年後太原鋼鐵表示完成原子筆頭的自主研發。[20][21][22][23]

相關條目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