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Q (口感)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Q (口感)
Remove ads

Q是用以形容食物具有嚼勁、彈牙的形容詞[1][2][3][4][5]語源起自於閩南語[6]

Thumb
臺灣人會以Q形容麻糬和珍奶中的粉圓。
Thumb

源由和解釋

Q一詞用法一說取自於𩚨(組成:⿰飠丘)(臺語拼音:khiū),此字在中華民國教育部臺灣台語常用詞辭典中註明是非本字替代字,因此漢字鮮少使用而習慣上民眾以諧音相同之英文羅馬字母Q取代用之。其意思為形容食物柔軟而有彈性、韌性;彈牙、軟糯、富有嚼勁[7][8] [9] [10]。也可連接使用:「~嗲嗲」、「~牽」或是「~頭糜」。有時也會疊字強調,如:「QQ的」。[11] [12] 也為義大利文之「al dente」。

而Q的本字則被認為是,又作⿰米臼,《説文•米部》:「䊆,舂糗也。」舂糗就是熬米麥搗成粢粑,䊆在客家話亦形容食物咬勁有彈性,耐咀嚼[6][13][14][15]

延伸用法

Q一詞多可形容於:;此外也用於形容珍珠湯圓包子餃子餛飩麵條麻糬年糕軟糖關東煮粿麵包米飯肉圓芋圓魚漿製品和餅皮等具有嚼勁口感食物。此外些許夜市新創食物也多以Q作為食物名稱,如:QQ糖和寒天Q棒。[來源請求]

趣聞

德國益智節目誰知道這種事?德語Wer weiß denn sowas?」(德語:Wer weiß denn sowas?)曾於節目中以此作為考題難倒參賽者[16]

資料來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