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紅脖子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紅脖子
Remove ads

紅脖子翻譯自英文redneck,指的是因為長時期從事農活導致頸部皮膚被慢性曬傷以至於膚色發紅的南部白人農民,後來影射一些思想保守、迷信頑固、受過很少教育的鄉鎮基層人,因為認知水平和見識不多而眼界狹窄、保守反智,不願接受新事物和進步思想。「redneck」原本是南北戰爭前後城市化工業化程度更高的美國北方人(所謂的「揚基人」)對曾高度依賴奴隸制種植園經濟的深南部人口的稱呼,多少有蔑視性的貶義[1][2]。被歸類為「紅脖子」的人卻有不少表示為自己勇於對抗霸權的形象自豪。[3]

Thumb
曬傷的後頸皮膚因為真皮毛細血管擴張導致發紅

近義詞

與「redneck」意思相近的詞還有「cracker」,源自莎士比亞名劇《約翰王》中對喜歡大聲喧譁自我吹噓的市儈之人的形容,最早由班傑明·富蘭克林在其自傳和信件中用來形容維吉尼亞州各地「和印第安人一樣野蠻」的「英國囚犯後裔」流民[4],後來泛指南方的底層白種窮人。

另一個意思相近的詞是「hillbilly」,泛指因居住在偏遠山區而教育落後、思想閉封、甚至倫理混亂的山民,原先只指阿巴拉契亞南部和奧沙克山區的居民,後來還包括密西西比河以西(比如落基山)的山民[5]

參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