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STS-99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STS-99
Remove ads

STS-99是歷史上第九十六次太空梭任務,於佛羅里達州甘迺迪空間中心2000年2月11日發射,也是奮進號太空梭的第十四次太空飛行。主要任務是執行太空梭地形任務(SRTM)。這也是奮進號的最後一次獨立任務,此後奮進號的每一次飛行都是執行國際太空站的建設任務。

快速預覽 營運方, 國際衛星標識符 ...
Remove ads

任務成員

  • 凱文·克雷格Kevin R. Kregel,曾執行STS-70STS-78STS-87STS-99任務),指令長
  • 多米尼克·普德維爾·格里Dominic L. Pudwill Gorie,曾執行STS-91STS-99以及STS-108任務),機師
  • 珍妮特·卡萬迪Janet L. Kavandi,曾執行STS-91STS-99以及STS-104任務),任務專家
  • 簡妮絲·沃斯Janice E. Voss,曾執行STS-57STS-63STS-83STS-94以及STS-99任務),任務專家
  • 毛利衛Mamoru Mohri,日本太空人,曾執行STS-47以及STS-99任務),任務專家
  • 格哈德·席勒Gerhard P.J. Thiele德國太空人,曾執行STS-99任務),任務專家

任務摘要

太空梭地形任務(SRTM)是美國國家圖像測繪局(NIMA)美國太空總署(NASA)與德國宇航局(DLR)的一次國際合作,旨在測繪地球表面覆蓋率最高的高解析度地形。太空梭地形任務使用了特殊改造的雷達系統用於在其11天飛航計畫中對地表測繪。該雷達系統約收集了8TB的數據來製作高解析度高質量的地形。

太空梭地形任務使用C與X雙波段合成孔徑雷達干涉技術獲取地球表面北緯60°及南緯56°之間地形,其中C波段由於使用ScanSAR模式得以全覆蓋,而X波段由於使用條帶模式因此僅獲取約1/3地表地形。C與X波段地形分別由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與德國宇航局(DLR)製作,解析度均達到30m,其中C波段地形絕對垂直精度16m,相對垂直精度10m,水平精度為20m。太空梭地形任務的最終結果大約相當於1萬億次地表測量。除了測繪獲取了極佳的地圖外,太空梭地形任務對精化流域模型,飛行模擬,蜂窩電話系統基站及加強導航安全均有貢獻。

奮進號發射後合成孔徑雷達天線順利展開並自檢,發射後不到12小時在00:31EST開始執行測繪任務。任務成員分為兩組輪流工作保證系統能連續工作,數據傳回噴射動力實驗室(JPL),初步分析顯示數據具有極好的質量。測繪任務在發射後第10日的06:54結束於掃過澳大利亞之後。在總共222小時23分鐘的測繪任務重,奮進號獲取的雷達影像填滿了332卷高密度磁帶並覆蓋了99.98%的預定測繪區域,94.6%的區域測繪超過兩次。

Remove ads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