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Schleicher ASK 21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Schleicher ASK 21是一款雙座滑翔機,採用玻璃纖維結構,中單翼布局和帶有阻尼的T型尾翼,主要用於訓練、特技飛行、速度飛行以及在特定條件下的雲上飛行。滑翔指數92。它與它的前代型號ASK 13及競爭對手Twin Astir一樣,被廣泛用於滑翔機的教學訓練。


歷史
ASK 21是受歡迎的ASK 13雙座教練機的後繼機型,由魯道夫·凱澤設計,以滿足市場對現代化雙座滑翔機的需求,彌補教練機和高性能單座滑翔機之間的性能差距。ASK 21是製造商Alexander Schleicher飛機製造公司的第一款全玻璃鋼材料雙座滑翔機,同時也是仍在生產的最後一種全玻璃鋼材料滑翔機(截至2016年[需要更新])[1]。原型機於1978年12月首飛,並於1979年開始生產。美國空軍學院在1986年和1987年以TG-9的名義為其培訓計劃採購了5架ASK 21[2]。該飛機現在仍在生產,已製造數量推估為1,000[3]。
2004年12月,可以自主起飛的教練機ASK 21 Mi首飛。
2018年7月,在很多細節上作出了改進的型號ASK 21 B完成首飛[4]。
飛機結構
雙座串列布局的座艙配備有兩套控制系統以及可調節的座椅和方向舵踏板。如果飛行員沒有達到所需的最低重量,可以在前排座椅前面安裝由螺絲固定的鉛板作為必要配重。由於位於重心前方較遠位置,每公斤鉛配重可以彌補1.25公斤前排座椅飛行員所欠缺的重量。機身外殼由細管夾層結構的材料製成,因此在提供被動事故保護的同時還具有較輕的重量。兩部分組成的懸臂式中單翼採用單翼梁,玻璃纖維結構,沒有襟翼,但在每個機翼上都有擾流板。翼尖向下彎折,以允許起飛時一側機翼置於地面。
T型尾翼有一個固定的水平安定面和可以用彈簧配平的升降舵,以及自動或手動安裝(舊版本)的連杆。主起落架由前後兩個不可收起的輪子組成。主輪位於飛行重心的後面,採用一個盤式制動器。主輪周圍有流線型外殼包圍,這也使給主輪充氣變得比較困難。飛機尾部安裝有橡膠滑橇或尾輪。
ASK 21 Mi配備單盤汪克爾發動機作為動力,7700轉/分轉速下,輸出功率為41千瓦(56馬力)。可以輕鬆地自主起飛。它的前輪與方向舵聯動。此外,翼尖也加裝了小的滾輪,以便於在無人協助抬起翼尖的情況下滑跑和起飛。ASK 21 Mi因為重量增加,所以只允許完成普通特技飛行。
飛機正常飛行壽命為12,000小時,通過特定延壽措施,最長可提高到18,000小時[5]。
ASK 21 B駕駛艙的內部空間增加,還有更大的主輪和後輪。此外,在機身中設置了自動連接件,便於連接擾流板和副翼的安裝。垂直安定面內有尾旋配重的安裝位置[4]。
Remove ads
飛行特性
較厚的翼型剖面提供了良好的低速飛行特性(單飛行員時的標稱失速閾限為65公里/小時),使得飛機能夠利用很弱的熱氣流飛行。飛行特性非常溫和:ASK 21幾乎不可能進入尾旋,即使在很嚴重的失速下墜中,它仍然可以很好地控制。在必要時,可以通過在尾部安裝鉛配重,以便將飛機重心向後移動,從而使飛機在安全指導和特技飛行中可以進入尾旋。單座時的ASK 21在熱氣流中爬升性能很像K 8。但快速飛行中的表現明顯落後於現代高性能滑翔機。不過在天氣好的時候,還是有能力完成500公里長距離飛行的。此外,它也是一架動作溫和的特技飛機,因此也非常適合特技飛行訓練。

技術數據

ASK 21的技術數據
ASK 21 Mi的技術數據[a]
Remove ads
參考
註釋
連結
另見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