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臺灣煉瓦
臺灣日治時期的紅磚公司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臺灣煉瓦株式會社,為台灣日治時期的一間公司,由後宮信太郎在1913年7月以資本金三百萬元成立於台北市,從事磚、瓦等建築材料生產販售,在臺灣各地設有工廠。其本原址現為南陽街與許昌街口的國泰信託大樓。

介紹
臺灣煉瓦株式會社的本店位於臺北市明石町二丁目二番地,除了建築材料生產外,還有部分為玻璃製造、煤炭開發投資、相關產品販賣以及火災保險代理,而臺灣窯業株式會社為其子會社,與台灣煉瓦本社位於同址[1]。前身為「鮫島商行」,1899年後宮信太郎進入鮫島商行工作擔任重要管理工作,1903年鮫島盛辭世,其子鮫島廣無意承接父親的事業,後宮信太郎籌資接手鮫島商行;同年為增加產量引進新式的霍夫曼窯。1908年臺灣縱貫鐵路通車後,產生「聚集經濟」帶動都市發展,臺灣總督府陸續從事興建官舍、官廳及進行市區改正等大量建設工程使得煉瓦事業勃興。1913年後宮信太郎為規避稅金62並擴大煉瓦事業,以三百萬資本金設立「臺灣煉瓦株式會社」成為臺灣最早公司組織的製磚業者。臺灣煉瓦株式會社在1918年合併了1914年才成立的撒木耳會社[2],成為臺灣獨大的煉瓦會社。臺灣煉瓦所生產的磚塊的一級品會印有「TR」的字樣,為台灣煉瓦(Taiwan Renga)的商標[3],其又被稱為「TR磚」,當時許多重要的建築都以TR磚作為建材。[4]在二戰後,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工礦處接管了臺灣的紡織、玻璃、窯業等十二個單位,這些單位後來被合組為「工礦總公司」,臺灣煉瓦株式會社也在其中之一。[5][6]
Remove ads

臺灣煉瓦的工場位於松山、圓山、板橋、中壢、新竹、台中、花壇、嘉義、台南、高雄、宜蘭、佳里、屏東、岡山、斗南和花蓮港。分工場位於冬山、苗栗、大甲、豐原、員林、溪湖、北斗、斗六、崙背、土庫、水林、朴子、義竹、後壁、新營、學甲、潮州、林邊和草屯[1]。
Remove ads

臺灣日治時期煉瓦的販售除了工場直營販賣外,臺灣煉瓦株式會社在各地設有委託卸賣(批發)、小賣(零售)經銷業者的販售商社,提供予小額訂購者購買。經銷商與煉瓦工場間的關係乃需繳交一筆保證金才能取得代理販售權。1895年10月日人引進「商工會」,以有別於本島人(台灣人)「行郊」貿易舊慣的新式商業經營手法以拍賣會方式或在報紙刊登廣告來行銷產品,本島人企業受內地人(日本人)的新式行銷手法影響也日漸效法實施,然而台資企業卻遲至1920年才由台灣總督府正式核准得以成立商工會。[8]
Remove ads
其他
台灣煉瓦會社打狗工場在二戰後由唐榮鐵工廠買下,作為中都唐榮磚窯廠,此磚窯廠仍運作至1985年才停止生產,並在2005年被列為高雄市國定古蹟。
TR磚早期以生產陰刻(凹面)為主,陽刻(凸面)TR磚較前者晚出現。
目前在北台灣地區某些的文化園區、歷史街區之室外地面上可見露出TR字樣商標之磚面,均是再造歷史現場,以現代工法再利用老磚鋪設而成,並非園區、街區本身既有鋪設之磚面。
在台灣北部的傳統三合院民居,甚或是戰後才興建的三合院民居,也有以TR磚所建造之案例可循;近年在地方政府都市重劃政策的推動下,前述磚樓房舍已加速被迫拆除、消失。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