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U-153號潛艦 (1917年)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陛下之153號潛艦(德語:SM U 153[註 1])原是由漢堡賴厄施蒂格船廠承建的一艘商用潛艦,設計用於突破英國的海上封鎖運送重要物資。後因戰略需求,它自1916年12月16日被德意志帝國海軍收編為U-151級巡洋潛艦的三號艇,於1917年7月19日下水,至同年11月17日交付使用。U-153號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服役的329艘德國軍用潛艦之一,曾參加過大西洋潛艦戰。在其僅有的一次遠洋巡航中,共擊沉3艘協約國或中立國商船(9428總公噸)和1艘英國輔助軍艦(3314總公噸)。戰後,該艇於1918年11月24日移交英國正式投降,至1921年被拖出英吉利海峽鑿沉。
Remove ads
設計
U-153號原是由德意志遠洋航運公司(Deutsche Ozean-Reederei GmbH,简称DOR)於1916年11月29日訂購的一艘商用潛艦,它由漢堡的賴厄施蒂格船廠承建,設計用於突破英國皇家海軍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對德國實施的海上封鎖,在德國和當時仍保持中立的美國之間運送貨物。但在動工後不久,德意志帝國海軍便於1916年12月16日根據P項戰時訂單(Kriegsauftrag P)將其收編為U-151級潛艦的三號艇,並按軍用標準改造成巡洋潛艦。[4]
改作軍用的U-153號水面排水量1512公噸,水下排水量1875公噸;推進系統的總功率調整為柴油機和電動機各800匹公制馬力(588千瓦特),可分別提供最高12.4節(23.0公里每小時)的水面航速和最高5.2節(9.6公里每小時)的水下航速,其中5.5節(10.2公里每小時)航速時的水面續航里程高達25,000海里(46,000公里)、3節(5.6公里每小時)航速時則可在水下巡航65海里(120公里)。U-153號配備兩具艇艏魚雷發射管,可攜帶18枚魚雷;甲板砲則安裝有兩門150公釐45倍徑艇用高射砲。其額定船員編制為6名軍官和50名水兵。[5]
Remove ads
歷史
U-153號於1917年7月19日下水,至同年11月17日在首任艇長、海軍少校格諾特·格廷的指揮下交付使用。[2]繼格廷之後,保羅·帕斯圖齊克少校(1918年8月1日-11月11日)也曾擔任過該艇指揮官。[3]完成海試後,U-153號被編入駐基爾的巡洋潛艦部隊(U-Kreuzer-Verband)服役,並一直隸屬於該部隊直至戰爭結束。[6]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U-153號僅執行過一次深入大西洋的巡邏,期間共擊沉3艘協約國或中立國商船,以及1艘英國輔助軍艦,容積總公噸為12742公噸。其中容積最大的受害者是5011總公噸的義大利貨輪恩里凱塔號(Enrichetta),它在從美國波特蘭返回義大利的途中,於1918年5月9日被U-153號發射魚雷擊沉。[7]被U-153號擊沉的輔助軍艦則是來自英國皇家海軍的Q船柳枝號,它於1918年4月25日在法屬西非的白岬對開海面沉沒,共造成58名船員罹難。[8]
戰後,根據對德停戰協議的要求,U-153號於1918年11月24日作為戰利品移交英國,並在哈維奇正式向協約國投降。它於1918年12月在格林尼治展出,之後本應分配予法國,但在與U-162號交換後被英國保留,並擱置在樸茨茅斯。至1921年6月30日,U-153號最終被拖出英吉利海峽,鑿沉於懷特島對開海面。[9]
Remove ads
襲擊歷史摘要
注釋
腳註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