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U-32號潛艦 (1914年)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陛下之32號潛艦(德語:SM U 32[註 1])是德意志帝國海軍建造的一艘潛艦或稱U艇。它由基爾的日耳曼尼亞船廠承建,於1914年1月28日下水,至同年9月3日交付使用。U-32號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海戰期間服役的329艘德國潛艦之一,並參加了大西洋潛艦戰役。在其十一次巡邏中,共擊沉了容積總公噸達106035公噸的37艘協約國或中立國商船,以及排水量為14000公噸的1艘英國前無畏艦康沃利斯號。1918年5月8日,U-32號在馬爾他北部遭到砲擊,其後被英國單桅戰船桂竹香號以深水炸彈擊沉。
Remove ads
設計
U-32號為雙殼遠洋潛艦,在尺寸上類似於U-23至U-30型,僅在推進和速度上略有不同。德意志帝國海軍將其視為非常優秀的公海艦艇,具有適中的機動性和良好的水面掌舵能力。[4]
艇只的全長和耐壓殼體長分別為64.70公尺和52.36公尺;舷寬6.32公尺,當中的耐壓殼體寬為4.05公尺;有7.68公尺的總高和3.56公尺的吃水深度。艇只的總排水量達971公噸;其中水上為685公噸,水下為878公噸。[4]
U-32號搭載有可在水上使用的兩台日耳曼尼亞六缸二衝程柴油發動機,總功率為1,850匹公制馬力(1,361千瓦特);以及可在水下使用的西門子-舒克特雙電動發電機,總功率為1,200匹公制馬力(883千瓦特)。這些發動機用以驅動雙軸、每根軸各一個的直徑1.6公尺長螺旋槳,從而使艇只在水上的最高速度達16.4節(30.4公里每小時),在水下的最高航速為每小時9.7節(18.0公里每小時)。它可以8節(15公里每小時)的速度在水上巡航8,790海里(16,280公里),或以5節(9.3公里每小時)的速度在水下巡航80海里(150公里)。艇只的潛航深度為50公尺。[4]
艇只裝備了四具直徑為500公釐的魚雷發射管,其中艏、艉各兩具,並可攜帶合共6枚魚雷。此外,U-32號於1915年還增配了兩門88公釐30倍徑速射砲,自1917年起又改為一門105公釐45倍徑速射砲。其標準船員編制為4名軍官和31名水兵。[4]
Remove ads
歷史
U-32號是由德意志帝國海軍於1912年3月29日向基爾的日耳曼尼亞船廠訂購。它自1912年11月8日開始鋪設龍骨,1914年1月28日下水,至同年9月3日在首任艇長、海軍上尉埃德加·馮·施皮格爾·馮·翁德·楚·佩克爾斯海姆的指揮下正式入役。1916年2月1日,施皮格爾被庫爾特·哈特維希上尉接替,後者至1918年2月16日又被庫爾特·阿布雷希特上尉取代。阿布雷希特一直指揮潛艦直至其沉沒。[4]

U-32號先後被編入北海的第四區艦隊(1914年9月3日-1916年11月8日)和地中海的普拉區艦隊(自1916年11月8日起,後稱地中海區艦隊)作戰,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執行了十一次巡邏,共擊沉37艘協約國或中立國商船,容積總公噸累計為106035公噸。此外,它還擊沉了排水量達14000公噸的英國前無畏戰艦康沃利斯號——這是協約國在一戰中被擊沉的最大型軍艦之一。[5]當時(1917年1月9日),U-32號在哈特維希上尉的率領下在馬爾他島以東60海里(110公里)處發射魚雷擊中了康沃利斯號的右舷。[6][7]戰艦的部分鍋爐艙進水,導致其有約10度的右傾,但仍能通過抗洪措施糾正傾斜。[8]它同時也無法動彈,使之很容易成為U-32號二度攻擊的目標。正當英國人開始準備將其拖走時,哈特維希又遠距離發射了另一枚魚雷。[9]距第一枚魚雷命中約75分鐘後,第二枚同樣在康沃利斯號的右舷處爆炸,該艦迅速向右舷翻側。共15名船員在爆炸中喪生,但艦隻的漂浮時間較長,足以讓其餘的船員離開。在第二次命中大約30分鐘後,康沃利斯號終於完全沉沒。[8]
1918年5月8日,U-32號在阿布雷希特上尉的指揮下,於馬爾他西北部襲擊了一支從直布羅陀前往亞歷山卓港的護航船隊。船隊中的單桅戰船桂竹香號發現了U-32號,遂以艦砲發動反擊,並在隨後以深水炸彈將潛艦擊沉。包括艇長在內的41名船員全數陣亡。沉沒地點大致位於36.07°N 13.28°E處。[10][11]
Remove ads
襲擊歷史摘要
Remove ads
注釋
腳註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