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島嶼巨型化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島嶼巨型化(英語:Island gigantism)是指孤島上動物變得巨大化的生態現象。當人類或是其他掠食者(例如:狗、貓、老鼠、豬)來到這些島嶼時,這些巨型動物與島嶼上的特有種往往會因此絕種。

可能成因
通常出現島嶼巨型化的地方沒有大型肉食性哺乳動物,出現的地方多數是飄移的孤島,而牠們頂級掠食者的生態位會被當地的鳥類、爬蟲類與小型肉食動物取代,例如:哈斯特鷹與馬島長尾狸貓。
較小的體型通常能幫助草食動物逃離掠食者,而當島上缺乏掠食者的威脅時,這些草食動物的體型也隨之巨型化[1][a],其他可能的原因是因為缺乏與其他大型草食動物的競爭壓力。
因此,島嶼巨大化通常為缺乏限制這些動物體型因素(例如:天敵掠食或食物、棲地競爭)時的演化趨勢[4]。但是由於缺乏掠食者的威脅,有些大型草食動物來到島嶼後反而傾向演化出較小的體型,稱為島嶼侏儒化[5]。此外,由於島上獵物資源的限制,許多掠食者的體型也會隨之侏儒化[5]。
範例
Remove ads
Remove ads
- 科摩多巨蜥與帝汶島上已絕種的巨型巨蜥常被作為是島嶼巨型化的例子。然而,這些巨蜥的體型卻沒有牠們在澳洲的已滅絕近親古巨蜥來得大。而且化石紀錄顯示巨蜥科的物種是在澳洲演化出巨大體型後才遷移至印度尼西亞(因牠們生活的島嶼沒供牠們捕食的大型獵物)[15]。因此科莫多巨蜥比起島嶼巨型化更類似於柯普定律。
- 生活在加拉巴哥群島、塞席爾、馬斯克林群島、加那利群島上的巨龜也常被作為是島嶼巨型化的例子。然而在更新世時期,在澳洲(卷角龜屬)、南亞(Megalochelys)、馬達加斯加(亞達伯拉象龜屬)、北美洲[16](西方陸龜屬)與南美洲[17](南美象龜屬,與現今加拉巴哥象龜同屬[18])、以及一些島嶼[16]上,以及在上新世晚期的非洲[19](象龜屬 Geochelone laetoliensis[20])存在著體型更為巨大的陸龜。現在僅在島嶼上發現巨型陸龜是因為這些島嶼較晚被人類發現而使得島上的巨龜尚未因為過度開發而絕種。
除了體型增大之外,島上草本植物還會有「島嶼木質化(英語:insular woodiness)」的現象發生,最著名的例子為紐西蘭亞南極群島上的巨型多年生野花草本植物[25]。
參見
附註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