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布雷希特·杜勒

From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阿爾布雷希特·杜勒
Remove ads

阿爾布雷希特·杜勒德文Albrecht Dürer1471年5月21號1528年4月6號)係德國畫家雕塑家、藝術理論家同數學家。

Quick facts 阿爾布雷希特·杜勒, 姓名原文 ...

佢喺紐倫堡一個金匠家庭出世,佢阿爸老Albrecht Dürer原本係匈牙利宮廷金匠,後來移居紐倫堡。童年時代,佢跟阿爸學金工手藝,15歲之後開始遊學,跟住Michael Wolgemut學繪畫同埋木刻,先後喺阿爾薩斯、巴澤爾同埋斯特拉斯堡遊歷。佢最重要嘅遊學經歷係兩次意大利嘅旅行,嗰次杜勒識咗畫家Giovanni Bellini同埋拉斐爾,又研究咗達芬奇嘅作品同埋藝術理論,接觸重學咗文藝復興嘅思想同埋風格。

Remove ads

理論著作

喺佢所有理論著作裏面,為咗用德語而唔係拉丁語去講解佢嘅理論,杜勒用咗啲基於本土嘅工匠語言嘅圖像表達方式。例如,Schneckenlinie(「蝸牛線」)就係佢形容螺旋形狀嘅用語。因此,杜勒為路德翻譯聖經開始嘅德語散文擴展做出咗貢獻。[1]

《測量四書》

Template:需要更多引用 杜勒關於幾何學嘅作品叫做《測量四書》(Underweysung der Messung mit dem Zirckel und Richtscheyt或者《用圓規同尺嘅測量指引》)。[2]第一本書主要講線性幾何。杜勒嘅幾何構造包括螺旋線蚌線外擺線。佢仲引用咗阿波羅尼奧斯Johannes Werner喺1522年寫嘅Libellus super viginti duobus elementis conicis

第二本書轉到二維幾何,即係正多邊形嘅構造。[3]喺呢度,杜勒偏好托勒密嘅方法多過歐幾里得。第三本書將呢啲幾何原理應用到建築、工程同印刷術。喺建築方面,杜勒引用咗維特魯威,但佢闡述咗自己嘅古典設計同柱式。喺印刷術方面,杜勒描繪咗拉丁字母嘅幾何構造,主要依據意大利嘅先例。不過,佢構造哥特字母嘅方法係基於一個完全唔同嘅模組系統。第四本書通過轉到三維形狀同多面體嘅構造,完成咗第一同第二本書嘅進程。喺呢度,杜勒討論咗五種柏拉圖立體,以及七種阿基米德準正多面體,仲有幾種佢自己發明嘅立體。

《人體比例四書》

Thumb
《人體比例四書》嘅插圖

杜勒關於人體比例嘅作品叫做《人體比例四書》(Vier Bücher von menschlicher Proportion),喺1528年出版。[4]第一本書主要喺1512/13年完成,到1523年最後定稿,展示咗五種唔同構造嘅男女人物類型,身體所有部分都以總高度嘅分數表示。杜勒將呢啲構造建立喺維特魯威嘅理論同佢自己對「二三百個活人」嘅實證觀察上面,用佢自己嘅話講。[1]第二本書包括另外八種類型,唔係用分數表示,而係用一種阿爾伯蒂式嘅系統,杜勒可能係從Francesco di Giorgio喺1525年寫嘅De harmonica mundi totius學嚟。喺第三本書,杜勒畀咗原則去修改人物比例,包括數學模擬凸面鏡凹面鏡;喺呢度杜勒仲處理咗人類嘅相學。第四本書專門講動作理論。[5]

不過,附加喺最後一本書嘅係一篇獨立嘅美學論文,杜勒喺1512年至1528年之間寫嘅,就喺呢度我哋了解到佢關於「理想美」嘅理論。杜勒拒絕咗阿爾伯蒂客觀美嘅概念,提出咗一種基於多樣性嘅相對美嘅概念。儘管咁,杜勒仲係相信真理藏喺自然裏面,而且有啲規則決定咗美,雖然佢覺得好難定義呢種準則。喺1512/13年,佢嘅三個準則係功能(「Nutz」)、天真認可(「Wohlgefallen」)同中庸(「Mittelmass」)。不過,唔同阿爾伯蒂同達·芬奇,杜勒最困擾嘅唔單止係理解抽象嘅美嘅概念,仲有藝術家點樣可以創造美麗嘅影像。喺1512年到1528年最後定稿之間,杜勒嘅信念由理解人類創造力係自發或者有靈感嘅,發展到一個「選擇性內在綜合」嘅概念。[1]換句話講,一個藝術家係建基於豐富嘅視覺經驗去想像美麗嘅事物。杜勒相信單一藝術家嘅能力多過靈感,促使佢斷言「一個人可能用筆喺半張紙上面畫一啲嘢一日,或者用佢把小鐵刀喺一塊細細嘅木頭上面刻一啲嘢,結果會比另一個人花盡心機做成一年嘅作品仲要好同藝術」。[6]

《築城書》

1527年,杜勒仲出版咗《城市、城堡同地方築城嘅各種教導》(Etliche Underricht zu Befestigung der Stett, Schloss und Flecken)。呢本書喺紐倫堡印刷,可能係由Hieronymus Andreae印嘅,1603年喺阿納姆由Johan Janssenn再版。1535年仲翻譯成拉丁文,叫做《城市、堡壘同城堡嘅設計同加強:最需要嘅戰爭準備》(De vrbibus, arcibus, castellisque condendis, ac muniendis rationes aliquot : praesenti bellorum necessitati accommodatissimae),由Christian Wechel(Wecheli/Wechelus)喺巴黎出版。[7]

呢份作品冇咁多規定性嘅理論,好快就比意大利嘅多邊形築城理論(trace italienne——睇棱堡要塞)蓋過,雖然佢嘅設計似乎喺東德地區同波羅的海地區有啲影響。

劍術

Thumb
《武器運用冥想》嘅一頁,1512年

喺杜勒嘅一生中,佢畫咗好多士兵同騎士嘅素描同木刻。不過,佢最重要嘅軍事作品係喺1512年為爭取馬克西米連一世嘅贊助而製作嘅。佢嘅工作室以現存嘅「紐倫堡派」手稿做參考,製作咗《Οπλοδιδασκαλια sive Armorvm Tractandorvm Meditatio Alberti Dvreri》(「武器訓練,或阿爾布雷希特·杜勒嘅武器運用冥想」,MS 26-232)呢份大型作品。另一份以紐倫堡文本同Hans Talhoffer嘅一份作品為基礎嘅手稿,無題嘅《柏林畫冊》(Libr.Pict.A.83),都被認為係喺呢個時期由佢嘅工作室製作嘅。呢啲素描同水彩畫顯示咗同杜勒其他作品一樣仔細嘅細節同人體比例,佢嘅摔跤、長劍、短劍同梅瑟嘅插圖係任何劍術手冊入面最靚嘅。[8]

Remove ads

遺產同影響力

杜勒對後世嘅藝術家有好大嘅影響力,特別係喺版畫嗰方面。當時大部分人都係通過版畫接觸到佢嘅藝術,因為佢啲畫作大多都係藏喺少數城市嘅私人收藏度。佢用版畫喺歐洲各地傳播自己聲譽嘅成功,無疑啟發咗好多大藝術家,包括拉斐爾提香帕爾米賈尼諾,佢哋都有同版畫家合作嚟宣傳同推廣自己嘅作品。

佢嘅雕版畫對德國後輩藝術家好似有啲威嚇力。「小大師」們只係嘗試咗幾幅大型雕版畫,但繼續以細小而擠迫嘅構圖延續杜勒嘅主題。盧卡斯·凡萊登係16世紀頭三分一唯一成功繼續製作大型雕版畫嘅北歐雕刻家。受杜勒影響而成長嘅意大利雕刻家,要麼直接複製佢嘅風景背景(朱利奧·坎帕尼奧拉喬瓦尼·巴蒂斯塔·帕倫巴本尼代托·蒙塔尼亞克里斯托法諾·羅貝塔),要麼就係複製成幅畫(馬坎托尼奧·賴蒙迪阿戈斯蒂諾·韋內齊亞諾)。不過,杜勒嘅影響力喺1515年之後就開始減弱,因為馬坎托尼奧完善咗佢嘅新雕刻風格,呢種風格之後再翻過阿爾卑斯山,主導北方嘅雕刻藝術。

喺繪畫方面,杜勒喺意大利嘅影響力相對較細,可能只有佢喺威尼斯嘅祭壇畫畀人睇到。佢嘅德國後輩都冇咁成功咁融合德國同意大利嘅風格。佢強烈同戲劇化嘅自畫像一直對後世有好大影響,特別係對19同20世紀追求更戲劇化肖像風格嘅畫家。杜勒一直都受到好評,而且喺德國都有幾次重大嘅復興:大約1570年到1630年嘅「杜勒復興」、19世紀初,同埋1870年到1945年間嘅德國民族主義時期。[9]

路德宗教會每年4月6日都會紀念杜勒,[10]仲有米開朗基羅[11] 老盧卡斯·克拉納赫漢斯·布爾克邁爾

喺1993年,杜勒嘅兩幅畫作——價值約一千萬美元嘅《女子浴室》同《坐著嘅聖母子》——同其他藝術品一齊喺阿塞拜疆國家藝術博物館俾人偷走咗。呢兩幅畫之後就尋返。[12]

Remove ads

相簿

Remove ads

疏仕

出面網頁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