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

From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土耳其map
Remove ads

土耳其tou2 ji5 kei4土耳其文Türkiye),正式國家名土耳其共和國Türkiye Cumhuriyeti),係一個橫跨歐洲亞洲國家,大部份國土喺細亞細亞半島,即係安那托利亞半島以及巴爾幹半島嘅東色雷斯地區。北邊係黑海,南邊係地中海,海岸線長3518公里。東南同敘利亞伊拉克接壤,西邊就有愛琴海希臘同埋保加利亞接壤,東邊同格魯吉亞亞美尼亞阿塞拜疆伊朗接壤。而喺安那托利亞半島同埋東色雷斯地區之間,又有博斯普魯斯海峽馬爾馬拉海同埋達達尼爾海峽。土耳其嘅首都係位處安那托利亞高原正中間嘅安卡拉

39°N 35°E

Quick facts Türkiye Cumhuriyeti 土耳其共和國, 屬地(實轄) ...

根據1995年人口統計,土耳其總人口有 6160萬,其中土耳其人佔80%以上,庫爾德人佔15%,其他民族佔5%。99%國民信伊斯蘭教,其中遜尼派佔85%,其他都係什葉派阿列維派教徒,重有少數人係信基督教猶太教。官方語言係土耳其話

1980年代開始,土耳其就致力於加入歐盟,之但係,歐盟因為北塞浦路斯亞美尼亞大屠殺、對庫爾德族嘅壓迫、人權狀況、新聞自由同埋以伊斯蘭教信仰為主嘅社會等問題,唔畀土耳其加入。

Remove ads

運動

雖然土耳其大部份嘅領土喺亞洲,不過土耳其同以色列一樣喺體育運動方面脫亞入歐,响1962年加入歐洲足球協會,同時亦係歐洲奧林匹克委員會嘅會員國。

經濟

Thumb
阿拉尼亞沿岸旅遊業發達
内文:土耳其經濟

本地生產總值個話,土耳其排喺全世界前20之內[1],人均本地生產總值就排喺第65位。土耳其係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嘅創始會員國,亦係二十國集團成員。1995年12月31號開始,土耳其成為歐盟海關同盟成員國。

中央情報局認為土耳其係發達國家[2],不過經濟學家同政治學家通常將土耳其定為新興工業化國家[3][4][5]美林證券世界銀行經濟學人雜誌將佢歸落新興市場嗰類[6][7]

根據福布斯雜誌調查,2013年3月,土耳其最繁華嘅城市伊斯坦堡,身家超過10億美金嘅富豪有37人(土耳其全國有43人),排名世界第5,僅次於莫斯科(84人)、紐約(62人)及都有43人嘅香港倫敦。不過,呢37個富豪嘅資產總值低過少啲人嘅聖保羅(26人)同孟買(24人)[8]

特色飲食

城市

土耳其一共有二十座人口過一百萬嘅城市:

  1. 伊斯坦堡‎
  2. 安卡拉(首都)
  3. 伊茲美爾
  4. 布爾薩
  5. 安塔利亞
  6. 康雅
  7. 阿達納
  8. 烏爾法
  9. 加濟安泰普
  10. 科賈埃利
  11. 梅爾辛
  12. 迪亞巴克爾
  13. 哈塔伊
  14. 馬尼薩
  15. 卡伊瑟里
  16. 森松
  17. 巴勒基西爾
  18. Tekirdağ
  19. 艾登
  20. 凡城

景點

政治

Thumb
雷傑普·塔伊普·埃爾多安總統
内文:土耳其嘅政治土耳其嘅司法制度

1982年制定嘅憲法標榜世俗主義三權分立幾乎完全分開,每個機關都要發揮自己嘅作用嚟達成憲法嘅目標(包括世俗主義等)。呢種制度令到世俗派同宗教保守派嘅對立更加激烈,亦係佢哋長期對抗嘅遠因。

立法機關一院制土耳其大國民議會(土耳其文:Türkiye Büyük Millet Meclisi,600個議席,任期5年)[9]。行政由議會選出嘅國家元首總統(任期7年)負責,但係以前係採用議會內閣制總理權力較大。司法機關包括下級法院、刑事法院同上訴法院,仲有憲法法院,分為普通司法同軍事司法。司法機關可以就解散政黨、禁止黨員參與政治活動等政治問題作出判斷。

之後,經過Template:Ill2,總統改為由全民直選,任期由7年縮短到5年。經過Template:Ill2之後,Template:Ill2決定加強總統權力,廢除議會內閣制

睇埋:土耳其大國民議會土耳其總統土耳其總理

土耳其採用多黨制,但係政黨經常分分合合。為咗防止小黨林立,議會選舉採用特別方式,得票率低過10%嘅政黨完全冇議席。因為呢個制度,喺2002年嘅大選中,選舉前由中間偏右同伊斯蘭派組成嘅正義與發展黨(AKP)同埋反對黨中間偏左、世俗主義嘅共和人民黨(CHP)兩黨大勝,攞咗大部分議席。2007年7月22日舉行嘅大選中,正義與發展黨以47%嘅得票率大勝,比上次仲高12個百分點。共和人民黨議席減少,得到112席。極右民族主義者行動黨(MHP)得票率14.3%,超過10%嘅門檻,攞到71席。結果正義與發展黨得到340席,比上次少咗12席。獨立候選人唔受最低得票率限制,包括庫爾德人候選人喺內攞到27席。

睇埋:土耳其嘅政黨

穆斯塔法·凱末爾·阿塔圖爾克以嚟,土耳其一直強行推動西方化。喺呢個過程中,軍方成為政治嘅重要因素,經常對政治同經濟嘅混亂施加壓力。1960年,軍方發動咗第一次政變。之後成立咗國家安全委員會(土耳其文:Milli Güvenlik Kurulu),成員包括參謀總長、陸海空三軍同內政部憲兵嘅司令。呢個委員會實際上成為凌駕於政府之上嘅機構,對國家大事向內閣施加壓力。軍方咁樣介入政治,據聞係因為得到國民嘅高度信任。1980年第二次政變之後,軍方更加強調自己係世俗主義派嘅擁護者,要維護阿塔圖爾克嘅西化路線,即所謂「凱末爾主義」或者「阿塔圖爾克主義」,特別係因為伊斯蘭派政黨勢力日益壯大。1997年,軍方迫使以伊斯蘭派福利黨為首嘅聯合政府倒台。2007年,軍方對正義與發展黨推舉該黨副黨魁參選總統表示關切,但係呢次政治干預受到國際社會譴責。8月29日,經過議會三輪投票,外交部長阿卜杜拉·居爾當選,成為首位伊斯蘭派背景嘅總統。呢個結果顯示軍方已經好難再輕易干預政治,世俗派同宗教保守派嘅對立變得更加內化(參見厄爾蓋內孔調查)。

2009年3月29日舉行咗地方首長同議員嘅選舉。伊斯蘭派執政黨正義與發展黨(AKP)戰勝咗世俗派反對黨共和人民黨等。

2010年9月12日舉行咗全民公投,就執政黨正義與發展黨(AKP)提出嘅修憲方案進行表決。現行憲法係1980年政變之後喺1982年制定,俾軍方同司法當局好大權力,限制咗國民嘅民主權利。呢次修憲方案係為咗回應國民爭取民主嘅訴求同符合加入歐盟嘅條件,提出咗26項修正,包括限制司法同軍方介入政治,加強國會同總統嘅權力等。公投結果顯示58%嘅選民支持修憲,投票率係73%。埃爾多安總理宣布呢係民主嘅勝利(法新社電訊)。佢仲評價話:「土耳其邁過咗歷史性嘅分水嶺,邁向更加成熟嘅民主同法治國家。」歐美國家都歡迎呢次公投嘅結果。歐洲聯盟(EU)嘅執行機構歐盟委員會讚揚呢係邁向加入歐盟嘅一大步[10][11][12]

2014年8月28日,埃爾多安總理當選總統,艾哈邁德·達烏特奧盧外長成為總理,但係2016年5月22日,比納利·耶爾德勒姆接任新嘅總理。

之後,喺2017年通過咗加強總統權力同廢除總理職位嘅修憲案,2018年7月9日正式廢除咗總理職位。

Remove ads

參考

出面網頁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