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罕默德

From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模罕默德
Remove ads

模罕默德阿拉伯文محمد‎;Muhammad [mʊˈħæmmæd] 571年4月20號632年6月8號),又譯穆罕默德,係伊斯蘭教回教)創始人,亦都係伊斯蘭教徒(穆斯林)公認嘅先知。

Quick Facts 模罕默德, 姓名原文 ...
Remove ads
伊斯蘭教系列

伊斯蘭教
Thumb

信仰
  • 獨一性
  • 先知
  • 啟示之書
  • 天使
  • 宿命論
  • 末日審判
習俗
典籍

典籍法律

歷史

歷史

教派
文化
  • 學術
  • 動物
  • 藝術
  • 曆法
  • 細路
  • 人口
  • 女性主義
  • 節日
  • 清真寺
  • 哲學
  • 政治
  • 改宗
  • 科學
  • 社會福利
  • 婦女
  • LGBT
啦掕嘢
伊斯蘭教主題
Thumb

穆罕默德大約喺公元570年喺麥加出世。[1]佢係阿卜杜拉·本·阿卜杜勒-穆塔利布阿米娜·賓特·瓦赫卜嘅仔。佢阿爸阿卜杜拉係古萊什族部落領袖阿卜杜勒-穆塔利布·本·哈希姆個仔,喺穆罕默德出世前後就死咗。佢阿媽阿米娜喺佢六歲嗰陣過身,令穆罕默德成為孤兒。[2][3]

佢由佢阿公阿卜杜勒-穆塔利布同叔父艾布·塔利卜照顧大。[4]後期,佢時常去努爾山入面嘅山洞希拉洞度靜修同祈禱。喺佢四十歲嘅時候,大約係公元610年,穆罕默德話佢喺山洞度見到加百列天使,並收到真主嘅第一次啟示[1]喺613年,[5]穆罕默德開始公開宣教呢啲啟示,[6]宣揚「真主是唯一」,完全「順服」(伊斯蘭)於安拉係正確嘅生活方式(),[7]而且佢係真主嘅先知同使者,同其他伊斯蘭教先知一樣。[8][9][10]

好,我繼續:

穆罕默德嘅追隨者一開始人數唔多,仲要面對麥加多神教徒13年嘅迫害。為咗逃避迫害,佢喺615年將部分追隨者送去阿比西尼亞,之後佢同剩低嘅信徒由麥加遷徙到麥地那(當時叫亞斯里布)。呢次希吉拉事件標誌住伊斯蘭曆嘅開始,又叫希吉拉曆。喺麥地那,穆罕默德透過麥地那憲章統一咗各個部落。喺公元629年12月,同麥加部落間歇性戰鬥咗八年之後,穆罕默德召集咗一支一萬人嘅穆斯林軍隊,進軍麥加城。呢次征服基本上冇遇到抵抗,穆罕默德以最少嘅傷亡攻佔咗呢座城市。喺公元632年,由告別朝覲返來冇幾個月,佢就病咗,之後過身。喺佢死嗰陣,大部分阿拉伯半島已經皈依伊斯蘭教[11][12]

穆罕默德喺臨死之前收到嘅啟示(古蘭經節)構成咗《古蘭經》嘅經文,呢本書係伊斯蘭教嘅基礎,穆斯林認為係安拉嘅原話同最後嘅啟示。除咗《古蘭經》之外,穆罕默德嘅教導同實踐都記錄喺聖訓入面,仲有佢嘅傳記(希拉),呢啲都係伊斯蘭教法嘅重要來源。

Remove ads

傳記資料

内文:早期伊斯蘭史學穆罕默德的歷史性
Thumb
伯明翰古蘭經手稿嘅兩頁,係一份用希賈茲體寫成嘅早期手稿,估計喺穆罕默德在世期間寫成,約喺c.568–645年之間

古蘭經

内文:古蘭經中的穆罕默德

古蘭經伊斯蘭教最重要嘅宗教經典。穆斯林相信呢係安拉透過天使加百列啟示畀穆罕默德嘅說話。[13][14][15]

《古蘭經》主要係講畀一個「安拉嘅使者」聽,喺好多經文入面都叫佢做穆罕默德。經文仲講到佢嘅追隨者被古萊什族驅逐之後,點樣喺亞斯里布定居,仲簡單提到啲軍事衝突,好似穆斯林喺白德爾嘅勝利[16]

不過,《古蘭經》冇乜幫助去整理穆罕默德嘅生平年表;大部分經文都冇提供重要嘅歷史背景同時間線。[17][18]差唔多全部穆罕默德的同伴都冇喺《古蘭經》入面叫到名,所以冇足夠資料去寫一個詳細嘅傳記。[16]《古蘭經》被認為係同穆罕默德同期,而伯明翰古蘭經手稿經過碳14測試證實係喺佢在世嗰陣寫嘅,呢個發現大致推翻咗西方學者對《古蘭經》起源嘅修正主義理論[19][20]

早期傳記

内文:先知傳記
Thumb
伊本·希沙姆先知傳早期手稿,相信係佢喺833年過身之後冇幾耐由佢啲學生傳抄

關於穆罕默德生平嘅重要資料可以喺回曆二、三世紀(大約係公元八、九世紀)嘅作家嘅歷史著作度搵到。[21]呢啲包括傳統穆斯林嘅穆罕默德傳記,提供咗更多關於佢生平嘅資料。[22]

最早寫嘅希拉(穆罕默德傳記同佢講過嘅說話)係伊本·伊斯哈格喺公元767年(回曆150年)寫嘅《安拉使者傳》。雖然原作已經遺失,但呢部希拉仲有大量節錄保存喺伊本·希沙姆同少部分喺泰伯里嘅著作入面。[23][24]不過,伊本·希沙姆喺佢寫嘅穆罕默德傳記序言入面講,佢刪咗伊本·伊斯哈格傳記入面「會令某啲人唔開心」嘅內容。[25]

另一個早期歷史資料係瓦基迪Template:Died in AH)寫嘅穆罕默德戰役史,同埋佢嘅秘書伊本·薩德Template:Died in AH)嘅著作。[21]因為呢啲早期嘅傳記工作,我哋對穆罕默德嘅認識,比起幾乎任何一個主要宗教嘅創始人都更加多。[26]

好多學者接受呢啲早期傳記係真確嘅。[23]不過,瓦基迪嘅傳記因為佢嘅方法,特別係決定唔寫出佢嘅資料來源,而廣泛受到伊斯蘭學者嘅批評[27]最近嘅研究令學者將涉及法律事務同純粹歷史事件嘅傳統分開。喺法律組別入面,傳統可能受到創作影響,而歷史事件,除咗特殊情況之外,可能只係受到「傾向性塑造」嘅影響。[28]其他學者批評呢個方法嘅可靠性,認為唔可以整齊咁將傳統分為純粹法律同歷史類別。[29]西方歷史學家認為呢啲早期傳記嘅目的主要係傳遞訊息,而唔係嚴格同準確咁記錄歷史。[30]

聖訓

内文:聖訓
Thumb
馬利克·本·阿納斯穆瓦塔圖早期手稿,約寫於780年,即係佢在世嘅時候

其他重要嘅資料來源包括聖訓集,即係記錄穆罕默德嘅言論同實踐傳統嘅記載。聖訓係由穆斯林喺佢死後幾代人先收集,包括布哈里穆斯林·本·哈嘉吉提爾密濟納薩伊艾布·達烏德伊本·馬哲馬利克·本·阿納斯達勒古特尼等人。[31][32]

穆斯林學者通常較重視聖訓文獻,而唔係傳記文獻,因為聖訓有一個傳統的傳遞鏈 (isnad);而傳記文獻缺乏呢個傳遞鏈,喺佢哋眼中係無法驗證嘅。[33] 聖訓通常呈現咗一個理想化嘅穆罕默德形象。[34] 西方學者對呢啲傳遞鏈嘅可驗證性表示懷疑。西方學者普遍認為,喺伊斯蘭早期幾個世紀,有大量聖訓被偽造,用嚟支持某啲神學同法律立場,[35][34] 而且有人建議「好可能喺聖訓集中可以找到嘅相當數量聖訓其實並唔係出自先知」。[34] 此外,即使傳遞鏈係真實的,聖訓嘅意思都可能從最初講述到最終寫下來嘅時候已經改變。[29] 總體來講,一啲西方學者小心翼翼地將聖訓集視為準確嘅歷史來源,[31] 而西方學術界嘅「主流範式」係將佢哋的可靠性視為可疑。[35]Wilferd Madelung咁嘅學者並唔係拒絕後期編纂嘅聖訓,而係喺佢哋嘅歷史背景下去評價佢哋。[36]

Remove ads

疏仕

Loading content...

出面網頁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