軌道速度
From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Remove ads
喺引力結合嘅系統入面,天文物體或者物體(例如行星、月球、人造衛星、太空船或者恆星)嘅軌道速度係指佢圍繞重心(質量中心嘅組合)轉動嘅速度,或者如果一個物體嘅質量比系統其他物體加埋一齊大好多,就係佢相對於最大質量物體嘅質量中心嘅速度。
呢個詞可以用嚟指平均軌道速度(即係整個軌道嘅平均速度)或者佢喺軌道上某個特定點嘅瞬間速度。最大(瞬時)軌道速度發生喺遠點(近點、近日點等),而閉合軌道嘅物體嘅最小速度發生喺遠點(遠點、遠點等)。喺理想嘅兩體系統入面,開放軌道嘅物體會隨住佢哋同重心嘅距離增加而永遠減慢。
當一個系統近似一個兩體系統,可以根據佢同中心體嘅距離同埋物體嘅比軌道能量,有時叫做「總能量」,計算出軌道嘅一個給定點嘅瞬間軌道速度。比軌道能量係恆定嘅,同位置無關[1]。
徑向軌跡
喺以下,假設個系統係一個兩體系統,而轉軌嘅物體同較大嘅(中心)物體相比,質量可以忽略。喺現實世界嘅軌道力學入面,佢係個系統嘅重心,而唔係較大嘅物體,而係焦點。
比軌道能量,或者總能量,等於E k − E p (動能同勢能嘅差)。結果嘅符號可以係正、零或者負,而個符號會話畀我哋知有關軌道類型嘅嘢[1]:
Remove ads
橫向軌道速度
橫向軌道速度同中心體嘅距離成反比,因為角動量守恆定律,或者等效嘅開普勒第二定律。呢個指出,當一個物體喺一段固定嘅時間內圍繞佢嘅軌道移動嗰陣,由重心到物體嘅線會掃過軌道平面嘅一個恆定面積,無論物體喺嗰段時間追蹤佢軌道嘅邊一部分[2]。
呢個定律暗示身體喺佢嘅頂點附近移動嘅速度比佢嘅周圍位置慢,因為喺沿住弧線嘅較小距離,佢需要移動得更快先可以覆蓋同一個區域[1]。
平均軌道速度
對於偏心度細嘅軌道,軌道嘅長度接近圓形軌道嘅長度,而平均軌道速度可以根據對軌道周期同佢軌道嘅半長軸嘅觀察,或者根據對兩個物體嘅質量同半長軸嘅認識嚟近似[3]。
其中v係軌道速度, a係半長軸嘅長度, T係軌道周期,而μ = GM係標準引力參數。呢個係一個近似值,只有當軌道物體嘅質量比中心物體少好多,而且偏心率接近零嗰陣先會成立。
當其中一個物體嘅質量唔係好細嗰陣,請睇:引力兩體問題
所以,當其中一個質量同另一個質量相比幾乎可以忽略,就好似地球同太陽噉,就可以近似軌道速度如[1]:
或者:
其中M係呢個可忽略嘅質量或物體圍繞嘅(較大)質量,而ve係喺原體中心嘅距離等於軌道半徑嘅逃逸速度。
對於偏心軌道上嘅物體,轉緊大好多嘅物體,軌道嘅長度會隨住軌道偏心e增加而減少,而且係椭圓。呢個可以用嚟得到更準確嘅平均軌道速度嘅估計[4]:
平均軌道速度會隨住偏心率而降低。
Remove ads
瞬間軌道速度
對於物體喺軌跡上任何一個給定點嘅瞬間軌道速度,平均距離同瞬間距離都會被考慮:
其中μ係軌道體嘅標準引力參數, r係要計算速度嘅距離,而a係椭圓軌道嘅半長軸嘅長度。呢個表達式叫做vis-viva 方程[1]:
對於近日點嘅地球,值係:
呢個速度比地球嘅平均軌道速度29,800米每秒(67,000英里每個鐘)快少少 ,正如開普勒第二定律所預期嘅咁。
Remove ads
行星
物體越靠近太陽,佢需要移動得越快先可以維持軌道。物體喺近日點(最接近太陽)移動最快,喺遠日移動最慢(距離太陽最遠)。由於太陽系入面嘅行星係喺接近圓形嘅軌道上,所以佢哋個別嘅軌道速度唔會有太大嘅變化。水星最接近太陽,亦係最偏心嘅軌道,所以佢嘅軌道速度由近日點嘅約59公里/秒到遠點嘅39公里/秒都有變化[5]。
喺海王星以外嘅偏心軌道上嘅哈利彗星將會移動54.6 公里/秒,當0.586天文單位(87,700 × 103公里)時 距離太陽,41.5 km/s 當距離太陽1個天文單位(經過地球軌道),同埋大約1 公里/秒喺35天文單位(5.2 × 109公里)遠點距離太陽[7]。經過地球軌道嘅物體,速度快過42.1公里/秒,已經達到逃離速度,如果唔係因為同行星嘅引力相互作用而減慢,就會從太陽系中被射出。
Remove ads
睇埋
- 逃逸速度
- 三角洲 -v 預算
- 霍曼轉移軌道
- 雙椭圓轉移
參考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