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教育文憑
From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Remove ads
馬來西亞教育文憑(馬來話:Sijil Pelajaran Malaysia (SPM),英文:Malaysian Certificate of Education),又叫大馬教育文憑,係一個享有同國際GCE O-Level同等水平待遇嘅文憑,由馬來西亞考試局主辦,馬來西亞教育部監督嘅全國統一考試,亦係馬來西亞中學階段最後第二個全國統一考試。佢嘅用意人係鑒定中五(高二)學生喺五年中學生涯嘅學習成果、學術資格同埋學習成績。
Remove ads
簡介
1980年前,SPM考試係由馬來西亞考試局同劍橋大學考試委員會(UCLES)共同舉辦,但係自從1980年後UCLES唔再係主辦單位之一,而由大馬考試局獨立主辦呢項考試。但係直到依家,劍橋UCLES仍然會喺旁給予大馬考試局協助同指點[1]。
普遍上,SPM備受國內各大小學府認可,並享有同GCE O-Level同等水平待遇[2]。
考試語言
由於馬來西亞正改革緊佢哋教育體系,科學同數學學科依家用英文考。其他科目仍然用馬來文考,語文科目除外。大馬教育文憑考試對科學同數學科目嘅試卷,由2003年至依家,同時以英文同馬來文命題。不過喺2007年11月參加考試嘅學生,佢哋嘅科學同數學試卷將以英文命題。
2003年,SPM考試增加咗一個全新嘅考核科——科學與技術英文(English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ST)[3]。呢個係一項以科學同技術為主嘅英文考試[4]。喺2007年報考以英文出題嘅數學同科學科學生,仍然被要求必須報考呢科。
考科數量
以往,科學科源流學生必須報考至少10個科目;人文科源流學生必須報考至少9個科目。但係,依家科學源流學生嘅最低報考科數已無硬性規定,允許報考少過10個科目。而由於領取攻讀更高學位嘅獎學金競爭激烈,學生有壓力會盡可能報考較多學科。之前,教育部容許學生最多可以選考21科;但係依照依家新規則規定,學生報考科目上限為12科(10+2科方案)。
考科水平
只有當考生喺馬來語同歷史兩個考科攞到及格或者以上成績,先會攞到SPM文憑。
馬來西亞考試局同劍橋大學英語評估機構(CELA)合作,當考生喺SPM考試入面嘅英文科(代碼:1119)達到指定分數,可以獲得由劍橋大學考試委員會頒發嘅GCE O-Level英語文憑。攞到GCE O-Level英語文憑嘅學生能夠進入歐洲或者共和聯邦國家嘅高等學府或者大學就讀。
另外,SPM商科考生如果喺SPM考試入面嘅「會計原理學」科(Prinsip Perakaunan;Principles of Accounting;代碼:3756)考獲A等或者以上以及GCE O-Level英語1119達到5C評級或者以上,可以獲得由國際教育發展機構(EDI)頒發嘅英國倫敦商會會計學位(LCCI)第二級簿記及會計(Level 2 Book-keeping and Accounts)文憑,同時可以豁免參加英國特許公認會計師公會(ACCA)會計技術考卷一(CAT-FA1)考試,直升CAT-FA2。
Remove ads
考試科目
![]() |
必考科目
選考科目
語言及文學
純科學
經濟及商業
社會科學及宗教
藝術及運動科學
應用科學及科技
技術及職業
Remove ads
考試分數評級體綱
馬來西亞考試局會根據考生喺各科表現所得嘅分數嚟給予評級。但係,考試局從未對外公佈特定級別所需嘅分數。
由2009年開始,馬來西亞考試局採用由A+(最高等級)至G(唔合格)嘅評級制度。喺呢個指標之前,SPM考試所採用嘅評分制度為1A(最高等級,1係評級分數而A係評級)至9F(最低評級)。A+係一個比1A更高嘅評級,以篩選更加優秀嘅考生。新嘅評級體綱僅採用於該考試,而由劍橋大學考試委員會頒發嘅「SPM English 1119 O-Level」文憑依然係用舊有嘅評級體綱。此外,雖然D同E喺SPM仍然屬於合格評級,但係國內外大學普遍都只會承認C為最低合格評級。
以下列表闡明咗新舊兩制嘅評分體綱[5]:
分數評級制度
註
睇埋
- 小六鑒定考試(UPSR)
- 中三評估(PT3)
- 馬來西亞高等教育文憑(STPM)
第二啲國家同地區
參考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