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下山雞乙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下山雞乙香港坪輋的一條客家原居民鄉村,西接坪輋、上山雞乙,南邻松山。[1]

Thumb
下山雞乙
下山雞乙
下山雞乙的位置

語源

下山雞乙的「乙」,原作「笏」,因客家話唸作「[永久失效連結]」,粵音亦讀作「屈」。「笏」亦可作「屈」、「鬱」或「乙」,解作弧形地帶,深藏於內海或山嶺的地方。因下山雞乙被群山所抱,故有此名。

「山雞乙」的正確寫法應該是「山雞窟」而不是「山雞笏」。所以「山雞乙」的英文譯音Shan Kai Wat是正確的。因為動物棲身的洞穴為「窟」, 而「山雞乙」是指山雞居住的巢穴。但是什麼原因使其中文書面名字變為「山雞乙」?可能是在110多年前,港英殖民地文官在政府接收新界之後對新界的土地、鄉村及地名進行記錄和登記。110多年前的殖民地文官的中文水準不高,可能不懂寫「窟」這個比較少用的中文字。惟有把村名譯其意成為「山雞穴」,但英文譯音则正確地寫為Shan Kai Wat。之後再經過手民之誤,「山雞穴」 寫為「山雞乙」。

歷史

下山雞乙在1898年以前已經在新界存在[2],而直至1958年2月打鼓嶺地區幹道(即今天的坪輋路)通車,打鼓嶺一帶村民才有方便的途徑出入[3]。英國殖民時代,下山雞乙後山經常有英軍巡邏。

交通

更多信息 路線編號, 往返地點 ...

區議會

2007年1月6日的村代表選舉,林禮堅以9票當選下山雞乙村村代表[4],該次村代表選舉亦被揭發有3名林姓村民非法投票[5]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