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不動產

法律概念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不動產(英語:real estate)是一個民法概念。它包括土地及其上之房屋等不可移動、可以有固定地址的建築物,因此物业也屬於不動產。

词源

英语“real estate”中的“real”(意为“真实的、实物的”)来自古法语real(比较现代法语réel,“真实的、实物的”),派生自拉丁语res(意为“事情、物件”),指的是实际存在的财产。[1][2]与同形的real(“雷亚尔,西班牙和葡萄牙曾经使用过的一种货币单位”,与英语royal同源)来源不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央政府

根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授權制定的《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第2条:本条例所称不动产,是指土地、海域以及房屋、林木等定着物。

香港特别行政区

根據《香港法例》第1章釋義及通則條例第3條,不動產指:

  1. 土地,不論是否有水淹蓋;
  2. 土地上的任何產業、權利、權益或地役權;及
  3. 附連在土地的物件或牢固於任何這類物件上的東西。

按香港法例第117章《印花税條例》附表1,買賣香港「不動產」的第1類文件,須繳付印花税[3]

澳门特别行政区

根據澳門《民法典》第1卷第2編第2分編第195條,一、不動產包括:

  • a)農用房地產及都市房地產;
  • b)水;
  • c)附於土地上之樹木及天然孳息;
  • d)農用房地產及都市房地產之附着部分。

日本

不動產的法律定義有:

  • 民法》第86條:土地及其定著物。
  • 《不動産登記法》第2條:土地或建物。

中華民國(臺灣)

不動產的法律定義有:

  • 民法》第66條:謂土地及其定著物;不動產之出產物,尚未分離者,為該不動產之部份。即其包括了土地和其上在建或已完成之建築物。
  • 《不動產經紀業管理條例》第4條:指土地、土地定著物或房屋及其可移轉之權利;房屋指成屋、預售屋及其可移轉之權利。
  • 《不動產證劵化條例》第4條:指土地、建築改良物、道路、橋樑、隧道、軌道、碼頭、停車場與其他具經濟價值之土地定著物及所依附之設施,但以該設施與土地及其定著物分離即無法單獨創造價值,土地及其定著物之價值亦因而減損者為限。不動產相關權利:指地上權及其他經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核定之權利。

不動產概括涵義包括:標的、權利、價值。

相關條目

資料來源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