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丘福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丘福(1343年—1409年),清朝因為避孔丘的諱,而改為邱姓,明濠州(今安徽鳳陽)人,明永乐時將領。
丘福为行伍出身,初年在燕王府工作,被授予燕山中護衛千戶。后参与靖难之役,居功臣之首,授奉天靖难推诚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右柱国、中军都督府左都督,封淇国公。永乐七年(1409年),率部北伐蒙古,因轻敌导致全军覆没,被杀。朱棣震怒,褫夺其爵位,并流放其全家。1644年,弘光帝追赠其为舒城王。
生平
丘福是行伍出身,初年在燕王府工作。因多年的辛勞,被授予燕山中護衛千戶。後爆發靖難之役,與朱能、張玉一同奪得北平(今北京)九門[2]。在真定一役之中,曾突入子城。白溝河之戰,以精兵直搗李景隆軍的中堅。在夾河、滄州、靈璧等戰爭,擔任軍中的前鋒。平燕將軍盛庸率兵扼守淮河,並用數千艘戰艦遮蔽整個河岸。丘福與朱能領數百人,向西行二十里,自上流悄悄地偷渡淮河,突然逼近南軍。盛庸大驚而逃,戰艦悉數由燕軍所奪,燕軍得以渡過淮河。累積升遷至中軍都督同知[3]。
丘福為人樸實戇厚,非常英勇,出謀劃策不及張玉,但敢戰敢衝與朱能一樣。每次打勝仗後,諸將都爭先恐後獻上俘獲的東西,唯丘福落後於他人。成祖每每嘆息:「丘將軍的功劳,我自己知道。」即位後,大封功臣,丘福排在首位。授奉天靖難推誠宣力武臣、特進榮祿大夫、右柱國、中軍都督府左都督,封淇國公,奉祿二千五百石,並給予世襲憑券。成祖每次下令商議諸功臣的封賞,丘福均排在首位[4]。
漢王朱高煦數次立有戰功,而成祖很愛這個兒子,丘福和漢王關係很好,數次勸成祖立他為太子。成祖猶豫不決,在解缙劝说下,最終立朱高熾為太子[5][6],並以丘福為太子太師。永樂六年,加歲祿一千石。奉命與蹇義、金忠等輔導皇長孫朱瞻基[7]。
永樂七年,本雅失裏殺使臣郭驥,成祖大怒,命丘福為征虜大將軍,擔任總兵官。武城侯王聰、同安侯火真為左、右副將,靖安侯王忠、安平侯李遠為左、右參將,率十萬騎兵出塞。成祖憂慮丘福會輕敵,叮囑他:“用兵要慎重。到开平以北,就不会看到敌人。应该时刻如同见敌人一样,是进是止机动灵活,不可以只唯一个原则。一次进攻不得胜利,那么就要等待再次发动进攻的机会。”此時大軍已出發,又派人傳達詔書,如果軍中有人說敵軍容易擊敗,切勿相信[8][9]。
丘福出塞後,率領千餘人先至臚朐河南。擊潰了蒙古軍一些散兵,然後渡河。俘獲蒙古尚書一人,給他酒喝,並詢問本雅失裏的所在地。尚書答道:「听说大军到来,害怕得向北逃走,离这里有三十里。」丘福大喜,並說:「应该迅速出击生擒他们。」諸將請求等待各路軍隊齊集,探明虛實然後再進兵,丘福不聽。並以尚書為嚮導,步步進逼敵營[10][11]。
交戰兩天,每次戰鬥,敵總是佯裝戰敗撤退,丘福執意乘勝而入。李遠勸諫說:“将军轻信敌军间谍,孤军深入四处转战。敌人故意示弱引诱我军深入,我军前进必然不利,后退却又担心被敌人追击,只有构建营寨确保自身安全。白天挥旗击鼓,派出奇兵向敌人挑战;晚上多多点火鸣炮,虚张声势,使敌方无法预料。等到我军全部赶到,合力进攻他们,必定胜利。否则,也可以保全军队而返回。当初皇上和将军怎么说的,您竟然忘了吗?”王聰亦持同樣意見,力言不可。但丘福不顧眾人反對,厲聲道:「違命者斬!」而後繼續領兵孤軍深入,騎兵等都哭泣。諸將不能阻止被逼隨行。及後被敵軍重重包圍。丘福及諸將等全軍覆沒,終年六十七[12]。戰報傳至,成祖震怒。因认为手下已沒有統帥可用,決定親征。褫奪丘福世爵,流放其家至海南[13]。朱棣还派人警告顺宁王马哈木:“丘福战败,本雅失里得到了丘福军队的旗帜、衣物和盔甲,会乔装进攻,要小心他。”[14]
Remove ads
延伸阅读
[编]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