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中國 (佛教)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中國梵語Madhya deśa巴利語majjhima-desa),音譯摩陀耶提舍,意譯中天竺,是印度半島恆河流域中,以摩揭陀憍薩羅為中心的區域,為佛陀釋迦牟尼出世及弘法之地,古印度佛教文化圈的中心。中國之外,稱為邊地,約當今印度中央邦北方邦比哈爾邦以外的其他地區。

概論

梵語中,Madhya是中央或中間之意,deśa音譯為提舍,為王國或方國之意。字面意義為位於世界中央的國家,為釋迦牟尼出生與弘法的主要地區。中國這個譯名,最早出自東晉佛教僧侶法顯[1]。佛教徒相信,釋迦牟尼在此成道,為世界中心,故稱中國[2]。中國位於南贍部洲,在雪山(今喜馬拉雅山區)之西,五河源頭之地[3]

中國之外,稱為邊地。佛教徒以生於中國為榮,生於邊地為八無暇之一。

佛教認為,欲修學大乘道,需具足暇滿人身。暇滿包括離八無暇[4],具十圓滿[5]。若生於邊地,無法聽聞修學佛法,為八無暇之一。能生於四眾弟子所遊之地的中國,則能聽聞修學佛法,為十圓滿之一。

清代四库馆臣对东晋法显传》有关“中国”的记载进行了激烈的批评,认为“其书以天竺为中国,以中国为边地,盖释氏自尊其教,其诞谬不足与争”。

參見

註釋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