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亞歷珊卓·艾爾巴金

哈薩克斯坦神經科學家,Sci-Hub的創始人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亞歷珊卓·艾爾巴金
Remove ads

亞歷珊卓·阿萨诺芙娜·艾爾巴金(俄语:Алекса́ндра Аса́новна Элбакя́н[2];1988年11月6日)是一位哈萨克斯坦籍研究生、[3] 計算機程序員以及Sci-Hub的創建者。[4][5]自然期刊将她列为2016年度十大科学人物之一。[6]其事迹曾被用来与亚伦·斯沃茨相比较。[7]

事实速览 亚历山德拉·阿萨诺芙娜·埃尔巴金 Алекса́ндра Аса́новна Элбакя́н, 出生 ...
Remove ads

生平

艾爾巴金于1988年11月6日上午10時35分生于蘇聯阿拉木圖[8][9],並由她單親母親撫養長大。用她自己的話來說,她同時具有亚美尼亚、斯拉夫和亚洲血统[10]

從她孩提起,她就對科學、生物學和進化論很感興趣了[11]。她在她網志上有其詳細個人傳記。

她12歲開始編程,學會了用HTML製作網頁,後來更會用PHPDelphi匯編語言編寫了。

她隨後在阿斯塔納完成了大学学业。在2009年她获得了哈萨克国立科技大学英语Kazakh National Technical University计算机科学理學士学位,专业为信息安全[12]。在此之间她成为一名黑客

2009年大學畢業後,她移居莫斯科,並從事信息安全工作。[11]

其後后于2010年到德国弗莱堡大学参与一项关于脑机接口的项目,对超人文主義思想产生了兴趣。于当年参加佐治亚理工学院的夏季交流项目,她的研究主题为“神经科学与意识”。[13]

她于2011年返回哈萨克斯坦后创建了Sci-Hub,《科学》称该网站为“可敬的利他主义抑或大型犯罪组织,取决于你是哪方”。[14]Sci-Hub对本应付费的学术论文提供提供大量自动且免费的下载。她被出版商愛思唯爾在美国法院起诉,被判赔偿1500万美元罚金。[15]艾爾巴金为了逃避引渡的风险,因此四处躲藏。[16]

2019年,她获得了硕士学位,并一度被美国机构怀疑为俄国间谍。

2020年,她居住在莫斯科,和开始在俄罗斯科学院哲学研究中心攻读博士学位,专业为认识论(Theory of Knowledge)[17]

Remove ads

Sci-Hub

2009 年,在大學攻讀文憑期間,她面臨這樣一個事實,即工作所需的科學期刊上的許多文章都是付費獲取的,這是她負擔不起的。這些文章必須繞過付費訪問系統下載。從 2011 年開始,Elbakyan 開始參與幫助參與者免費下載文章的科學論壇。但是,手動下載文章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這促使她利用自己的編程經驗將流程自動化,並創建了Sci-Hub。

她聲稱,她的目標是消除科學知識在社會中的傳播障礙,並為社會縮小數字鴻溝。

重要性

受美國起訴

《紐約時報》將她與斯諾登相提並論,因為她也在俄羅斯逃避美國法律。[18]

批評

俄羅斯用戶

她曾與Sci-Hub訪問者羣體發生衝突。她被指責在社交網絡上屏蔽了部分反對者用戶。

2017年11月,她解封了幾乎所有被列入黑名單的用戶(當時公佈此類用戶約佔該群訂閱者總數的3.5%)[19]

观点

埃尔巴金自称受到共产主义思想的启发,但她並未將自己歸入一貫的馬克思主義[20]

政治觀點

她對俄羅斯自由派反對派的活動持否定態度。根據她的說法,歸功於俄羅斯自由派反對派的王朝基金俄语Династия_(фонд),俄羅斯的科學普及被政治化了。

獎項和提名

2015年底,她獲得Free Knowledge Prize提名併入圍。

2016年底,她被《自然》雜誌評為科學界十大最具影響力人物。

2017年,墨西哥中部發現的新物種Idiogramma elbakyanae用了她的名字,以紀念她對科學知識普及化的貢獻。

2021年,哥倫比亞發現的新物種Amphisbaena elbakyanae用了她的名字,以紀念她對科學知識普及化的貢獻。

著作

Remove ads

另見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