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伯太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伯太藩
Remove ads

野本藩(日语:野本藩のもとはん Nomoto-han */?)是日本武藏國比企郡野本的[註 1]寬文元年11月8日(1661年12月29日)創藩[2][3],由於存在其陣屋設於河內國志紀郡大井的說法[註 2],因此也稱為大井藩(日语:大井藩おおいはん Ōi-han */?[5]元祿11年(1698年)轉移至和泉國大鳥郡大庭寺而改稱大庭寺藩(日语:大庭寺藩おばでらはん Obadera-han */?[註 3]享保12年4月18日(1727年6月7日)再轉移至和泉國和泉郡伯太而改稱伯太藩(日语:伯太藩はかたはん Hakata-han */?[註 4]明治4年7月14日(1871年8月29日)廢藩[6][7]

事实速览 伯太藩, 別稱 ...

石高是13,500石,伯太藩時期的藩廳伯太陣屋日语伯太陣屋[6]藩校日语藩校是創建於天保年間(1831年至1844年)的伯太臨時學校(伯太仮学校[4],人口是2,109戶10,439人[8]武家屋敷日语武家屋敷方面,江戶藩邸日语江戸藩邸上屋敷先後設於幸橋內和永田町,下屋敷設於澀谷,藏屋敷位於京橋三丁目[9][6][註 5]

Remove ads

歷史

寬文元年11月8日(1661年12月29日),原本領有武藏國比企郡5村約3,500石的渡邊吉綱日语渡辺吉綱就任為大坂定番,獲加增河內國志紀郡古市郡丹北郡和泉國大鳥郡和泉郡內10,000石,陣屋設於比企郡野本或志紀郡大井。吉綱任內作為幕臣接收松平忠晴日语松平忠晴田中城日语田中城慶安4年2月22日(1651年4月12日)又作為使者被派遣至德川光友處。寬文8年8月2日(1668年9月8日),吉綱三子渡邊方綱日语渡辺方綱繼位。寬文11年5月10日(1671年6月16日),方綱奉命駐守水口城日语水口城延寶8年3月29日(1680年4月28日),尾張藩家臣渡邊長綱之子作為方綱養子而繼位,即渡邊基綱日语渡辺基綱[3][7][12]

元祿11年(1698年),基綱將陣屋轉移至和泉國大鳥郡大庭寺村,武藏國的領地也同時轉移至近江國野洲郡栗太郡蒲生郡高島郡,此舉被認為是取代被改易外樣和泉陶器藩小出家日语小出氏,從而加強德川譜代在和泉國當地的影響力以及清除在地勢力。享保12年4月18日(1727年6月7日),陣屋再轉移至和泉國和泉郡伯太。享保13年7月19日(1728年8月24日),基綱之子渡邊登綱日语渡辺登綱繼位,明和4年9月10日(1767年10月2日)隱居,由其次子渡邊信綱日语渡辺信綱繼位[6][7]

明和9年3月24日(1772年4月26日),信綱次子渡邊伊綱日语渡辺伊綱繼位。天明3年4月18日(1783年5月18日),伊綱之弟渡邊豪綱日语渡辺豪綱繼位。寬政5年5月16日(1793年6月24日),豪綱長子渡邊春綱日语渡辺春綱繼位。文化7年6月2日(1810年7月3日),春綱之弟渡邊則綱日语渡辺則綱繼位。文政11年11月7日(1828年12月13日),則綱之子渡邊潔綱日语渡辺潔綱繼位。弘化4年5月23日(1847年7月5日),潔綱之子渡邊章綱日语渡辺章綱繼位[6][7]

文久3年(1863年),伯太藩奉幕府之命在和泉國和泉郡大津村至磯上村的海邊戒備。慶應3年11月15日(1867年12月10日),當時傾向佐幕的章綱與其他譜代大名同樣謝絕上洛。翌年正月16日(1868年2月9日),章綱雖然稱病,不過派遣重臣前往京都以表勤王。同年2月1日(2月23日),伯太藩被新政府軍日语官軍免去海邊戒備的職務,相對地伯太藩也一度暫時負責管治陸奧會津藩畿內的舊領,最終也未有參與戊辰戰爭[13]明治4年7月14日(1871年8月29日),廢藩置縣[6]

Remove ads

歷任藩主

更多信息 家名(日语:家名), 家格 ...
Remove ads

領地

更多信息 令制國, 郡 ...
更多信息 令制國, 郡 ...

註解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