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佛地经论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佛地經論》(IAST:Buddhabhūmyupadeśa),為佛教佛地經(Buddhabhūmi sūtra)的論釋,共有七卷,由親光菩薩等造,唐朝玄奘譯,共有七卷,又稱《佛地論》。收於《大正藏》經論部、毗曇部第二十六冊。
解讀與內容
《佛地經論》解釋大覺是佛,具三種身,即自性身、受用身和變化身,而佛地則是佛身所依、所攝、所行的境界[1]。
作者將佛地經科判為教起因緣分、聖教所說分、依教奉行分等三分以釋之,並敘述佛地經所說之清淨法界、大圓鏡智、平等性智、妙觀察智、成所作智等五種法,攝大覺地[2]。五法如下:
譯本與註疏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