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阿修罗 (佛教)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阿修罗 (佛教)
Remove ads

阿修羅梵語असुरAsura巴利語असुरAsura),亦譯為阿蘇羅阿素洛阿須羅阿須倫阿須輪,簡稱修羅,有漢字詞組“修羅場”等。漢語直譯有非天無酒无端正等形式,屬於六道之一,是欲界的大力神,或是大力魔王,意思是福報似,而德行與天神不同,心性暴躁。阿修羅易怒好鬥,驍勇善戰,曾多次與忉利天神惡戰[1],但多數的阿修羅也信奉佛法,是佛教天龍八部護法之一。佛教各派對阿修羅屬於輪迴何趣有不同意見,有認為屬於天趣,有認為屬於鬼趣,以及別立阿修羅趣等觀點。

Thumb
奈良興福寺中的阿修羅像

一般所謂的阿修羅指的是與忉利天天人鬥爭失敗,從須彌山退居至大海的非天之神。南傳上座部另外劃分出住在村裡或村落附近,以村民丟棄的食物為生,與餓鬼相似的眾生,稱為墮苦處阿修羅。

Remove ads

词源

中國傳統是将其中的“阿”(a-)字解作“非、不、无”,这和“阿弥陀佛”的“阿”字是同一个,a-有印欧语同源词英文、拉丁文an-/un-/a-。对“修罗”(-sura)词义的解释较多,有:“天”、“端正”、“酒”、“同类”等等。合起来爲“非天”、“无酒”、“无端正”。非天说阿修罗“有天神的福报却没有其德行”,“似天而非天”;“无酒”就是说“不飲酒”,传说阿修罗本用海水酿酒,因海水苦鹹,酒味不佳,阿修罗嫉妒忉利天神有美酒佳肴,一怒之下不再饮酒;无端正就是说貌醜,佛经解為,阿修罗男性相貌極陋,女性美貌有姿,常迷倒天人,故阿修罗常与忉利天联姻。

现代語言學则认为,梵語asura一詞不是由a-(非、不)词根组合而来,而是和古諾斯語的æsir(即北歐神話中的阿薩神族)及阿維斯陀語的ahura(可見於祆教善神阿胡拉·馬茲達的名字之中)一詞為同源詞,在其他印欧语同源词中有大王王公等含义;故或爲固定拼写的单词,本就是一类神靈的名称。

Remove ads

起源

《觀佛三昧海經》六譬品第一记载,世界会一次又一次经历:成住坏空的轮回,每次新世界初成时,没有受到劫难波及的光音天人会飛行到世间,光音天人在河中洗澡时,因為身體接觸水而愉悅,精體流入水中,後落於泥中形成卵,這個卵經過八千年誕生一個女人,而這個女人在大海戲水的時候,被水精入體而懷孕,又經過了八千年,誕生一男,號為毘摩質多羅阿修羅王,其有九头、頭有千眼,口中出火,有九百九十九手八脚,体型庞大四倍於须弥山

形象

在佛教中,阿修罗形象大部分源自印度教中的阿修羅,但是也有部分的特性是只有在佛經中提到的。《法華經·序品》列有四個阿修羅王,即婆稚阿修羅王、佉羅騫馱阿修羅王、毗摩質多羅阿修羅王、羅侯阿修羅王。婆稚,意為勇健,是阿修羅與帝釋天作戰的前軍統帥;佉羅騫馱,意為吼聲如雷,亦名寬肩,因其兩肩寬闊,能使海水洶湧,嘯吼如雷鳴;毗摩質多羅,意為花環,其形有九頭,每頭有千眼,九百九十手,八足,口中吐火;羅侯,意為覆障,因其能以巨手覆障日月之光。每位阿修羅王都統領千萬名阿修羅,稱為阿修羅眾,或稱阿修羅眷屬。

佛經中提到,阿修羅都好勇鬥狠,男性貌醜且嗔怒心重、女性貌美但嫉妒心重,歷史上常与天人战争,屡战屡败,曾在败後皈依三宝、并将修罗女嫁给天人,作為政治婚姻

南傳上座部說一切有部中,主張五趣[2],南傳上座部認為與忉利天鬥爭的阿修羅是天趣,起尸阿修羅等墮苦處阿修羅是鬼趣[3]說一切有部的《順正理論》、《大毘婆沙論》則說阿修羅必定是鬼趣[4]法藏部舍利弗阿毘曇論》和犢子部三法度論》列出人、天、三惡道,未特別言及阿修羅[5][6]。大乘佛教的《瑜伽師地論》以阿修羅為天趣[7]

有部派別立第六趣,大毘婆沙論大智度論犢子部主張六趣[8]覺音論事注》說,大眾部系的案達羅派北道派主張六趣[9]正量部的《立世阿毘曇論》列出六趣[10]。又《大智度論》本身也採用六趣說[11],在大乘佛教中多採用六趣(六道)。

另外,《佛地經論》謂阿修羅種類不定,或為天,或為鬼,或傍生。《楞嚴經》將阿修羅依四生而分四種[12]

  1. 有修羅於鬼道以護法力成通入空,此係從卵而生,鬼趣所攝。
  2. 若於天中降德貶墮,其所卜居隣於日月,此阿修羅從胎而出,人趣所攝。
  3. 有阿修羅執持世界,力剛無畏,能與梵王及天帝釋四天爭權,此係因變化而有,天趣所攝。
  4. 別有一分下劣阿修羅,生於大海心,沈於水穴口,此係因濕氣而有,畜生所攝。

業因

出生為阿修羅的業因為何?佛教諸經論多說為瞋、慢、疑三種。《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卷1列舉十種能令眾生得阿修羅報之業因︰

  1. 身行微惡,
  2. 口行微惡,
  3. 意行微惡,
  4. 起憍慢,
  5. 我慢
  6. 起增上慢,
  7. 起大慢,
  8. 起邪慢,
  9. 起慢慢,
  10. 迴諸善根向修羅趣。

《舍利弗所問經》説投生業因為「志强,不随善友所作净福,好逐幻伪之人,作诸邪福,傍于邪师。甚好布施。又乐观他鬥讼。故受今身。」[13]

人物

神話傳說中,帝釋天之妻舍脂,為阿修羅女[14][15]

參見

參考文獻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