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兀魯伯龍屬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兀魯伯龍(屬名:Ulughbegsaurus,意為「兀魯伯蜥蜴」)是一屬鯊齒龍類的獸腳類恐龍,生存於白堊紀晚期的中亞,化石發現於烏茲別克土侖階的貝斯克緹層,可能是目前已知年代最晚期的異特龍超科。[1]模式種烏茲別克兀魯伯龍(Ulughbegsaurus uzbekistanensis)於2021年命名、發表。[2]
Remove ads
發現
已知有三個骨頭:正模標本UzSGM 11-01-02是個左上頜骨;CCMGE 600/12457是左上頜骨的枝端;ZIN PH 357/16是右上頜骨的後端。後者原先被歸類於同期的馳龍科依特米龍。模式種烏茲別克兀魯伯龍(Ulughbegsaurus uzbekistanensis)的名稱是在紀念15世紀帖木兒帝國蘇丹兼科學家的兀魯伯和其發現地。[2]
描述
估計身長7.5至8公尺及體重1噸。[2]
分類
2021年的研究使用兩種數據集進行兩次系統發生學分析來鑑定兀魯伯龍的親緣關係。如以下支序圖所示:第一種(左)將兀魯伯龍列在包含新獵龍和其他大盜龍類的未解決多分支關係中;第二種(右)將其與其他基礎鯊齒龍類並列多分支,而這次大盜龍類則被歸在暴龍超科。[2]
版本1:亨德里克斯和馬諦烏斯的數據集
|
版本2:秋查龍旺等人的數據集
|
古生物學
在貝斯克緹層中,兀魯伯龍與其他肉食性獸腳類共存,包括暴龍超科的帖木兒龍、馳龍科的依特米龍。其體型可能成為當地頂級掠食者,並代表著直到相當晚期的土侖階,鯊齒龍科仍是主宰的優勢獸腳類(而暴龍類還不是),至少在亞洲還是。[2][3]
參考來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