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元延明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元延明(484年—530年4月22日),字延明,河南郡洛阳县(今河南省洛阳市东)人,魏文成帝拓跋濬之孫,侍中、和龙镇都大将、营州刺史、安丰匡王拓跋猛之子,北魏宗室、官员。
生平
元延明是安豐王拓跋猛的長子,父親過世後襲封爵位,宣武帝元恪時期,起家初授太中大夫。延昌元年(512年),北魏水災旱災頻發,全國大饥,元延明拿出自家的财产,養活宾客數十家。孝明帝元詡即位後,担任豫州刺史、征虜將軍,任內治理頗有成绩,後又擔任徐州刺史、雍州刺史等官,累遷至侍中、領國子祭酒、兼尚書右僕射。
孝昌元年(525年)一月,徐州刺史元法僧割據彭城降梁,陳慶之、胡龍牙、成景儁、元略等梁將北上接應並佔領徐州,朝廷下詔讓元延明擔任東道行臺,都督臨淮王元彧、李憲等部隊攻打彭城。元延明再派將領丘大千筑堡垒阻挡梁军前进。梁軍成功佔據徐州後,由豫章郡王蕭綜都督众军,镇守彭城。后来,梁武帝蕭衍命令萧综退军,原先萧综認為自己是南齊东昏侯萧宝卷之子,若南归后恐無机会与待在北魏的叔父齊王萧宝寅相见,遂于同年(525年)六月率数骑连夜投奔元延明,梁軍因此崩潰,元延明趁機收復徐州全境。戰後任命為徐州刺史,當時徐州地區久經戰亂,民生凋敝,元延明上任後安撫慰問百姓,吸引流戶重歸故土,安居家業。
孝莊帝武泰年間,官拜大司馬、兼尚書令,武泰元年(528年)十月,梁武帝蕭衍扶植北海王元顥為北魏皇帝,讓他率領軍隊北伐,隔年(529年)五月,元顥攻入洛陽,元延明接受元顥的委任託付,領兵鎮守河橋。七月,爾朱榮派爾朱兆和賀拔勝夜渡黃河,擊破元延明軍隊,元顥政權敗亡,元延明帶著妻兒逃亡南方,梁中大通二年三月十日(530年4月22日)在南梁京城建業過世,享年四十七歲,之後歸葬洛陽[1]。
Remove ads
人物性格
元延明有文才,且博覽群書,家中藏书有上萬卷之多,個性節儉,不治產業。元延明和中山王元熙、臨淮王元彧齊名,三人的才學和聲望皆聞名於世,雖比不上另外兩人風流灑脫,但元延明個性更為古樸厚重,擔任侍中之時,和崔光訂立朝廷輿服的規範,又因為博學多聞,所以負責監督國內金石碑碣之事。
元延明也喜好著述,他所寫的詩賦、讚頌、銘誄共有三百多篇,又撰有《五经宗略》四十卷、《三禮宗略》二十卷、《诗礼别义》三卷[2],此外還有《注帝王世紀》、《列仙傳》等書。
逸事
家庭
参考资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