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元景山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元景山(532年—586年10月26日),字珤岳河南郡洛阳县(今河南省洛阳市东)人,追尊魏景穆帝拓跋晃玄孙,北魏宗室,北周、隋朝官员。

生平

元景山的祖父元燮是北魏安定王,父亲元琰是宋安王。元景山年少时就有器量,办事的才干和谋略过人。周孝闵帝宇文觉时,元景山跟随大司马賀蘭祥攻击吐谷浑,以功拜抚军将军,之后数次跟随征伐,屡次升任仪同三司,获赐爵文昌县公,出任亹川防主。之后元景山和北齐军队在北邙山交战,元景山斩获的首级居多,加开府,升任建州刺史,进封宋安郡公,食邑三千户。元景山后随周武帝宇文邕平定北齐,每次作战都有功,出任大将军,改封平原郡公,食邑二千户,获赐女乐一部,帛六千匹,奴婢二百五十口,牛羊数千头[1][2]

元景山出任亳州总管,此前亳州百姓王迴洛、张季真等人聚集亡命之徒,经常从事抢劫,前后的刺史和太守不能管制。元景山一到任就开始追捕,王迴洛和张季真独自脱身逃到江南,元景山擒获了他们的党羽数百人,都予以斩首。因为法令清明严肃,亳州被称赞政治修明,局势安定。南陈人张景遵献出淮南归附北周,被南陈将领任蛮奴攻击,张景遵几处营寨被攻破。元景山发动谯州颍州的军队前往支援,任蛮奴带领军队撤退。元景山被朝廷征召担任候正[3][2]

周宣帝宇文赟即位后,元景山跟随上柱国韦孝宽经略淮南。郧州总管宇文亮谋划进行叛逆,以轻装部队偷袭韦孝宽。韦孝宽十分狼狈,来不及列阵,遭到宇文亮追击。元景山率领三百铁骑出击,击败叛军,将宇文亮斩首,将首级传到京城,因功出任亳州总管[4][2]

杨坚出任丞相后,相州总管尉迟迥起兵叛乱。荥州刺史宇文胄与尉迟迥合谋,暗中写信劝元景山造反。元景山抓住宇文胄的使者,封上书信送到丞相府。杨坚很赞赏元景山,提拔元景山为上大将军大象二年八月庚辰(580年9月21日),司马消难献出郧州投降南陈,南陈派遣将领樊毅马杰等人前来增援,元景山率领轻装骑兵五百人急速前往。樊毅等人非常惧怕,劫掠百姓后返回。元景山和南徐州刺史宇文弼追击,一天一夜奔行三百多里,与樊毅在漳口交战,一日内三战三捷,俘虏和斩首五百多人。樊毅等退守甑山镇,原来由司马消难所占据的地方,全部被北周平定收复[5][6][7]。元景山因功出任安州总管,进位柱国,前后获赐帛两千匹。当时桐柏山蛮族聚集作乱,元景山再度率军打败他们[8][9]

隋文帝接受禅让建立隋朝后,元景山被拜为上柱国开皇元年三月乙酉(581年3月25日),元景山再度出任安州总管[10]。开皇元年九月壬申(581年11月7日),上柱国、薛国公长孙览和上柱国宋安公元景山都出任行军元帅,受尚书左仆射高颎指挥,大举出兵进攻南陈[11][12][13][14][15]。元景山率领行军总管韩延吕哲从汉口出兵;同时派遣上开府邓孝儒率领四千精兵攻打南陈的甑山镇。南陈派遣将领陆纶率领水军前往救援,邓孝儒迎战,打败陈军。南陈将领鲁广达陈慧纪率部守卫涢口,元景山派兵打跑他们。陈人十分害怕,甑山沌阳的守将都弃城逃走[16]。元景山将要渡过长江,恰逢陈宣帝陈顼去世,高颎认为按礼节不能攻打有丧事的国家,上奏请求撤军,隋文帝诏令班师[14][15]。元景山由此威名大震,很为敌人所惧怕[17][9]

数年后,元景山因事被免官,开皇六年九月丙戌(586年10月26日)在家中去世[18][19],虚岁五十五,朝廷赠予梁州总管,赐予细密的绢一千匹,谥号。儿子元成寿继承爵位[20][9]

Remove ads

家庭

兄弟

  • 元昊,隋朝涪州刺史、贵乡公[21]
  • 元景康,隋朝鹰扬郎将、斌强公

子女

  • 元成寿,隋朝正议大夫、西平郡通守、平原郡公

孙子

  • 元世斌,宋安公世孙[22]

延伸阅读

[]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隋書·卷39》,出自魏徵隋书

参考资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