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元谋盗龙属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元谋盗龙属(学名:Yuanmouraptor,意为“元谋县的强盗”)是中棘龙科兽脚类恐龙的一属,化石在中国云南中侏罗世的张河组发现。属下包括单一物种金沙江元谋盗龙(Y. jinshajiangensis),是从一个颅骨和几块椎骨获知。
Remove ads
发现与命名


元谋盗龙正模标本LFGT-ZLJ0115于2006年3月在中国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元谋县姜驿乡下半菁村的中侏罗统张河组地层中发现,由一个接近完整的颅骨及下颌骨、十块关节相连的颈椎及第一节背椎组成[1][2]。
“元谋盗龙”一名最早是在香港科学馆2014年的一篇通讯中提及[3]。2025年被描述时,其正模标本正在禄丰恐龙博物馆展出[1]。
2025年,邹毅等人根据上述化石遗骸正式描述中棘龙科兽脚类恐龙新属新种金沙江元谋盗龙(Yuanmouraptor jinshajiangensis)。属名由发现正模标本的元谋县和拉丁语中有“强盗”之意的“raptor”一词组成。种名则取自金沙江,模式产地姜驿乡是云南省唯一位于金沙江北岸的行政区[1][2]。
描述

邹毅等人将元谋县描述为一种“中等体型”的中棘龙科恐龙。正模颅骨保存长度为53.9厘米(21.2英寸),重建后的全长则为60厘米(24英寸)左右。相较之下,上游永川龙正模标本中的颅骨长78厘米(31英寸),属于一只身长11米(36英尺)左右的个体[1][4]。
元谋盗龙眶后骨及颈椎上可见数项自衍征,包括:眶后骨前突呈片状且薄厚均匀、眶后骨腹支有一道在外表面延伸且横向扭曲的凹槽、前段颈椎有强烈向后伸长的上骺及第三颈椎有一个腹内侧很深的气腔孔[1]。
分类
元谋盗龙被正式命名描述之前,亨德里克斯等人(2019年)就已将其正模标本归为分类不明的中棘龙科成员[5]。正式描述中,邹毅等人(2025年)在系统发育分析中将本属连同年代稍晚的宣汉龙一并恢复为中棘龙科的最基干成员。结果如以下分支图所示[1]:
坚尾龙类 |
| ||||||||||||||||||||||||||||||||||||||||||||||||||||||||||||||||||||||||||||||||||||||||||||||||||||||
Tetanurae |
参考资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