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光果甘草
豆科甘草属植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光果甘草(学名:Glycyrrhiza glabra,英語:Liquorice),又名洋甘草,多年生豆科甘草属植物,原產於西亞和南歐,[1]散見於全歐與地中海週邊。儘管風味類似,但與茴芹,八角或茴香無植物學上的聯繫。被用作糖果和煙草的調味劑,尤見於部份歐洲和西亞國家。[5]
Remove ads
詞源
英式英文Liquorice與美式英文Licorice源自盎格鲁-诺曼语Lycorys ,並能追溯至晚期拉丁语Liquiritia[6]。該詞最初源于希腊语γλυκύρριζα,glykyrrhiza(现代希腊语拼為γλυκόριζα,glykoriza) [7]字面意思为“甜根”。 [8]
在二名法中,光果甘草的種小名glabra代表光滑[9],指光果甘草外皮光滑。Licorice的詞源則來自拉丁語Liquere,意為「變為液體」,反映出人們自其根部萃取甜味成分的方法[10]。
截至2021年,光果甘草英語中的通用名稱在大英國協大多數國家拼作Liquorice,但在部分國家也使用Licorice這一拼法。[11][12][13]
化學


光果甘草的根含有三萜类化合物、多酚和多糖,黄酮类化合物使根部呈现黄色。主要糖苷是甘草甜素,含量約7%至10%,具体取决于栽培方式。[14]甘草根中发现的異黃烯素光甘草素和異黃烷光甘草定是植物雌激素。[15][16]
光果甘草的甜味大部分来自甘草甜素,其甜度是糖的30至50倍。其味道与糖不同,它不會讓人立即感受到甜味,而且更酸,味道持续时间更长。[17]
種植與用途
英式英文Liquorice與美式英文Licorice源自盎格鲁-诺曼语Lycorys ,並能追溯至晚期拉丁语Liquiritia[6]。該詞最初源于希腊语γλυκύρριζα,glykyrrhiza(现代希腊语拼為γλυκόριζα,glykoriza) [7]字面意思为“甜根”。 [18]
在二名法中,光果甘草的種小名glabra代表光滑[19],指光果甘草外皮光滑。Licorice的詞源則來自拉丁語Liquere,意為「變為液體」,反映出自其根部萃取甜味的方法[20]。
截至2021年,光果甘草英語中的通用名稱在大英國協大多數國家拼作Liquorice,但在部分國家也使用Licorice這一拼法。[11][12][13]

光果甘草的根含有三萜类化合物、多酚和多糖,黄酮类化合物使根部呈现黄色。主要糖苷是甘草甜素,含量約7%至10%,具体取决于栽培方式。[14]甘草根中发现的異黃烯素光甘草素和異黃烷光甘草定是植物雌激素。[21][22]
光果甘草的甜味大部分来自甘草甜素,其甜度是糖的30至50倍。其味道与糖不同,它不會讓人立即感受到甜味,而且更酸,味道持续时间更长。[23]
光果甘草适合生长在阳光充足的深谷、排水良好的土壤中,种植两到三年后即可收获。[24]甘草的产地包括土耳其、希腊、伊朗和伊拉克。 [14]
甘草可用作菸草的调味剂,在美式混合型香菸、湿鼻烟、嚼菸和烟斗煙草中具有增強風味與保濕的作用。[11][14][25]甘草為煙草產品提供了天然甜味與獨特風味,且能與菸草業常用的天然或人工香料成分良好融合[14]。
截至2009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禁止在香煙中使用除薄荷醇以外的所有「特徵性香料」,但此禁令不適用於其他類型的煙草製品。[26]

以甘草為材料的糖果种类繁多,但多数甘草糖會添加茴香油調味,因此甘草的实际含量并不高。[27]
在荷兰,甘草糖稱為Drop,是當地常见的甜食,通常會加入薄荷、薄荷醇、茴香或月桂調味,若加入氯化铵則叫做鹹甘草糖(荷蘭語:salmiak、zoute drop)[28]。

在英国约克郡的庞特弗拉克特,當地會將甘草與糖混合後製成甘草甜餅。[29][30]在坎布里亞郡、达勒姆郡、约克郡和兰开夏郡,甘草被俗称为“西班牙甘草”,据说是因西班牙僧侣在瑟斯克附近的里沃修道院中种植甘草。 [31]
在在義大利、西班牙和法国,甘草以其天然形式使用。植物的根部採收後直接清洗、乾燥後咀嚼,作為口氣清新劑。在義大利各地,無糖甘草以100%純甘草萃取製成的小黑塊形式食用。在卡拉布里亚大区,還會以純甘草萃取製造利口酒。在雷焦艾米利亚則有一種名為Acqua d'orcio的甘草軟性飲料。[32][33]
在阿拉伯世界的部分地區,包括埃及與黎凡特地區,甘草根被用來製作一種帶有甜味與微苦口感的冷飲,稱為 Erk al-sous,在齋戒月期間特別受歡迎。[34]
Remove ads
甘草甜素的特性尚处于初步研究中,例如用于丙型肝炎或局部治疗牛皮癣,但在實際療效與安全性上尚无法得出结论。[11][14][36]
草藥醫學和传统医学中會將甘草萃取物入藥,可治療口腔溃疡、異位性皮膚炎。[11]過量攝取甘草可能會導致不良反應,以甘草成份甘草酸為例,每日攝取量超過2 毫克/公斤可能導致低鉀血症、高血壓等症狀,最嚴重可能致死。孕婦應減少攝取。[11][37][38]
不良反應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认为,只要不过量攝取,含有甘草及其衍生物(甘草甜素等)的食品能夠安全食用。[11][14][40]但其他國家建議甘草甜素每日攝取量不應超過100–200毫克,約等於70–150 甘草糖。[40]
過量攝取甘草甜素(超過每日每公斤體重0.2毫克)可能導致嚴重副作用。有研究估計,一位健康成年人每日可安全攝取約10毫克甘草甜素。[11][14][40][41]
過量食用甘草會導致低鉀血症、血壓升高,對高血壓、心臟病或腎病患者特別危險[11]。每天攝取50至200克甘草(相當於每日攝入75~540毫克甘草次酸)持續四週可能出現相關副作用[14]。
過量攝取可能引發鹽皮質激素候群(hyper-mineralocorticosteroid syndrome),導致鈉滯留、鉀流失,打亂體內電解質與荷爾蒙平衡。具體表現為醛固酮上升、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下降、心房利尿鈉肽上升等[40][42]。
其他不良反应可能包括电解质失衡、水肿、高血壓、体重增加、心脏问题和虚弱、疲劳、呼吸困难、肾衰竭和瘫痪等。症状取决于毒性的严重程度。[43][44]
甘草的主要毒性源自其皮質類固醇效應,原因是其活性成分甘草甜素與甘草次酸抑制皮質醇分解,從而導致水肿、低鉀血症、体重變化以及高血壓等症狀。[14][40][45][46]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