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八千麻袋事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八千麻袋事件指清代内阁大库档案辗转、拍卖、散失的事件。[1]1921年北洋政府教育部与历史博物馆出卖内阁大库档案,致使明清档案散失。
历史
北京紫禁城内阁大库在明孝宗时修建,存放有大量明清档案。宣统元年(1909年),经学部参事罗振玉报张之洞上奏,这批档案交由学部管理。学部将档案存放在国子监和学部大堂。1912年北洋政府教育部成立历史博物馆,档案移至午门、端门门洞。[2]:178
1921年,历史博物馆因经费困难,报请教育部,把大部分档案装为八千麻袋,约15万斤,以銀圓4000元卖给北京的同懋增纸店。该店购得后,挑了部分档案出售,大部分准备分送定兴、唐山作重造纸料。1922年2月,罗振玉得知后,以数倍价格从同懋增纸店购回这批档案,后将其编印成《史料丛刊初编》十册。1924年,罗振玉将档案转卖给李盛铎,价格是1.6万元,分量约12万斤。李盛铎将档案转卖给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简称“史语所”)。中日战争前夕,史语所将部分档案携至南京,又随史语所迁往四川李庄,最后迁到台湾。史语所未运部分1954年被故宫档案馆(现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简称“一史馆”)接收。[3][註 1]
罗振玉继续购买散失的内阁大库档案。1928年,罗振玉将档案带到旅顺。1933年,由满洲国和日本政府资助,罗振玉在旅顺成立大库旧档整理处。1936年,罗振玉自己留下200余件档案,将6万余件档案捐给国立奉天图书馆,这批档案1958年被故宫档案馆接收。[3]
1943年,满铁奉天图书馆将一批档案移交满铁大连图书馆(大连图书馆前身)。学者鉴定认为确是内阁大库散失的档案,但不能确定这部分档案是罗振玉所购“八千麻袋”的一部分。[7][8]
Remove ads
评论
1918年,奉时任北洋政府教育总长傅增湘指派,教育部佥事鲁迅等人搬了若干麻袋到教育部。鲁迅于1927年12月写了《谈所谓〈大内档案〉》一文。鲁迅透露,在搬运过程中,从工役到教育次长、总长,都有偷档案的。鲁迅评论:“中国公共的东西,实在不容易保存。如果当局者是外行,他便将东西糟完,倘是内行,他便将东西偷完。而其实也并不单是对于书籍或古董。”[註 2][2]:179
注释
参考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