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次出幸指的是唐玄宗(1次)、唐代宗(1次)、唐德宗(1次)、唐僖宗(2次)和唐昭宗(3次)五名皇帝因為战乱而八次出逃京师长安的避难事件,关中平原、四川和河南多个地点在史书上有几年时间内称为行在。从755年爆发安史之亂至904年朱温逼迫唐昭宗迁都洛阳,有8%或长达12年的时间内皇帝外逃避难、不在京师(相当于靖康之变至端平入洛金朝占据汴京107年时间总合的11.2%),其中以唐僖宗出行时间最长。八次出幸事件离安史(中唐)、黄巢之乱(唐末)爆发时间不远,出逃时间都在这两段时间频繁发生;而784年的泾原兵变后至880年的黃巢之亂的96年(占唐朝总寿命的33%)内京师则相对稳定,无皇帝出逃躲避战乱。唐军、敌军双方都没有依靠城墙极力坚守长安城,所以也就没有任何大型攻城武器或攻城战的出现,往往在京畿附近的关塞、要塞或州城,如潼关失陷后的几天就移到另一个地点,日后再收复长安,叛军对长安城的防御、进攻方式以城外野战为主,部分包括长安城内的巷战。
更多信息 战乱, 占京者 ...
唐朝皇帝弃京年表
|
战乱
|
占京者
|
平叛/和解者
|
皇帝
|
所至
|
阴历
|
共计时间
|
描述
|
中唐
|
安史之乱
|
平卢、范阳、河东节度使安祿山部将孙孝哲、张通儒等
|
广平王李豫、李嗣业、叶护太子等
|
唐玄宗
|
灵州(今宁夏)、成都(今四川)
|
756年6月13日至757年10月23日[1]
|
1年4个月
|
公元755年12月12日安史之乱爆发后安禄山率叛军攻陷东京洛阳,756年1月1日安禄山在洛阳称帝建大燕政权。同年6月9日潼关失守,6月13日唐玄宗离长安,行至马嵬驿时唐玄宗与李亨分道,李亨北行至灵州即位为唐肃宗,唐玄宗前往成都成为太上皇。757年9月28日李嗣业等将领克复京师长安,10月23日唐肃宗返回京城,12月28日太上皇唐玄宗也回到京城。[1]
|
唐蕃战争
|
尚结息、恩兰·达扎路恭
|
郭子仪、白孝德等
|
唐代宗
|
陕州(今河南)
|
763年10月7日至763年10月21日[2]
|
15天
|
公元763年,吐蕃军队攻入大震关后直取唐朝都城长安,10月7日唐代宗因情势危急出逃避难前往陕州,10月9日吐蕃军进入长安,不过很快于10月21日撤出,郭子仪等将领率军进入长安。同年12月26日唐代宗返回长安,郭子仪率朝中百官及各路军队在长安东南浐河之畔迎接。[2]
|
泾原兵变
|
泾原节度使姚令言、前范阳節度使朱泚
|
李晟、骆元光、尚可孤
|
唐德宗
|
咸阳、奉天、梁州(均今陕西)
|
783年10月3日至784年7月19日[3]
|
9个月
|
公元783年10月3日,姚令言率泾原兵在长安叛变,唐德宗匆忙出逃,先到咸阳,后至奉天。姚令言推举朱泚为叛军首领,10月7日朱泚称帝建立大秦政权,10月13日派李忠臣进攻奉天,河中节度使李怀光奉命救援。784年2月26日李怀光背叛朝廷,唐德宗任命戴休颜为奉天留守,3月21日唐德宗再次出逃前往梁州。5月29日李晟等将领克复长安,朱泚败逃。7月19日唐德宗返回长安,李晟率军在三桥迎接。785年8月12日,李怀光在被马燧等人讨伐后战败自缢。[3]
|
唐末
|
黃巢之亂
|
黄巢
|
王处存、李克用等
|
唐僖宗
|
兴元(今陕西)、成都(今四川)
|
880年12月5日至885年3月31日[4]
|
4年5个月
|
公元880年12月3日潼关失守,12月5日唐僖宗在宦官田令孜陪同下出逃兴元,黄巢抵达长安并称帝建立大齐政权。881年1月28日唐僖宗到达成都,4月5日黄巢撤出长安,程宗楚等收复长安,但4月11日黄巢回袭再次攻陷长安。883年4月8日李克用等将领克复长安,黄巢败逃。因长安宫室焚毁,885年3月31日唐僖宗才从成都返回长安。[4]
|
王重榮之乱
|
河中节度使王重荣、河东节度使李克用、邠宁节度使朱玫、凤翔节度使李昌符
|
王行瑜、李茂貞
|
凤翔、宝鸡、兴元(均今陕西)
|
885年12月25日至888年2月21日[5]
|
2年3个月
|
885年10月,田令孜派朱玫、李昌符讨伐王重荣,王重荣向李克用求援。12月23日田令孜一方战败,李克用等进逼京城,12月25日田令孜挟持唐僖宗逃往凤翔,之后唐僖宗一行辗转到达宝鸡、兴元。886年1月10日,朱玫、李昌符倒戈联合李克用等人,要求诛杀田令孜,朱玫在追击田令孜途中俘获李煴并于10月拥立其称帝,12月4日朱玫被部将王行瑜所杀。887年6月7日,李昌符反叛后被李茂贞讨伐,8月1日在陇州被杀。直至888年2月21日,唐僖宗才得以返回京城。[5]
|
李茂贞之乱
|
邠宁节度使王行瑜、凤翔节度使李茂贞、鎮國軍節度使韩建
|
李克用
|
唐昭宗
|
莎城镇、石门(均今陕西)
|
895年7月6日至895年8月27日[6]
|
1个月
|
公元895年5月8日,王行瑜、李茂贞和韩建带兵入长安,杀宰相韦昭度、李磎,企图废帝另立。李克用在河东起兵救援,王行瑜等留兵宿卫后返回藩镇。7月5日李克用军队逼近京师,王行瑜弟弟王行实与李茂贞养子李继鹏为挟持唐昭宗混战,7月6日唐昭宗逃出长安,先后到莎城镇、石门镇。8月5日李克用至长安北面渭桥上表请唐昭宗回京,8月27日唐昭宗还京。[6]
|
凤翔节度使李茂貞
|
李茂貞、韩建
|
富平、华州(均今陕西)
|
896年7月13日至898年8月25日[7]
|
2年1个月
|
公元896年6月17日李茂贞军进逼京畿,7月13日唐昭宗离京前往渭北,先后抵达富平、华州,李茂贞入长安,韩建在华州控制唐昭宗后于7月26日贬崔胤。崔胤联络朱温,劝其修洛阳宫室迎驾。897年1月8日韩建逼唐昭宗交出诸王兵权。898年1月22日,李茂贞和韩建因忌惮朱温,决定修复长安宫殿,8月25日唐昭宗回到长安。[7]
|
朱温之乱
|
宣武节度使朱温
|
朱温
|
凤翔(今陕西)
|
901年11月4日至903年1月27日[8]
|
1年2个月
|
公元901年10月19日朱温在大梁起兵欲迎唐昭宗至洛阳,11月4日宦官韩全诲挟持唐昭宗投靠李茂贞,11月14日抵达凤翔,朱温到长安后于11月20日以韩全诲罪状进军凤翔。902年9月4日,朱温诱使李茂贞出城并将其击败,随后围困凤翔。903年1月4日,凤翔缺粮,李茂贞请和。1月6日李茂贞处死韩全诲等二十多人并送首级至朱温营地,1月22日朱温迎接唐昭宗,1月27日唐昭宗返回京城。[8]
|
无
|
洛阳(今河南)
|
无
|
公元904年1月21日,朱温逼迫唐昭宗迁都洛阳,强令百官及普通士民一同迁徙,1月26日派人拆毁长安宫殿、官署及民房,把拆下来的木材顺着渭河漂流而下,用于修筑洛阳宫室,长安自此沦为废墟。朱温征发工匠民夫,让张全义主持修洛阳宫室,江、浙、湖、岭等各地军镇资助。4月16日宫室修成唐昭宗入住。907年4月22日朱温建后梁政权,定洛阳为西京、开封为东京。[9]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