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劉一燝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劉一燝(1567年—1635年),字季晦,號貞白,江西南昌府南昌县人。晚明政治人物,屬東林黨,歷神宗、光宗、熹宗、崇祯四朝,熹宗朝初期爲內閣首輔,與葉向高、左光斗同為輔政大臣主持朝政。
生平
劉一燝出身官宦之家,其父劉曰材為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進士,官至陝西左布政使。萬曆十六年(1588年),一燝與兄一焜、一煜同赴鄉試中舉。萬曆二十三年(1595年),又與一煜同中乙未科進士。改庶吉士,二十五年养病,病愈,三十一年九月授檢討,三十四年十二月升右赞善兼检讨,三十七年十二月升司经局洗马,管理诰敕,四十一年十一月升左春坊左谕德兼翰林院侍讲,四十二年八月升右春坊右庶子兼翰林院侍读,四十三年六月升國子監祭酒,十二月升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院侍读学士、纂修玉牒事,四十四年四月升詹事,掌管翰林院印信,八月皇太子出阁,任侍班官,四十八年二月升礼部右侍郎,同教学庶吉士。
光宗即位,擢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與方從哲、韓爌同為顧命大臣。光宗駕崩後,李選侍、李進忠(後改名魏忠賢)等挾持皇太子於乾清宮,企圖藏匿皇長子以自重,一燝與英國公張惟賢、周嘉謨、楊漣等當機立斷,帶領群臣入乾清宮哄騙出皇長子,力主皇長子移駕慈慶宮(乾清不可居,殿下宜暫居慈慶),並逼迫李選侍遷住噦鸞宮,是為移宮案,朱由校於是得以登極繼承皇位。
熹宗登基後,方從哲被彈劾,一燝接任首輔,主理朝政。劉一燝為政賢明,能匡君之失,“發內帑,抑近侍,搜遺逸,舊德宿齒佈滿九列,中外欣欣望治焉”。但當時熹宗年幼,魏忠賢等花言巧語進行蒙蔽,排擠賢臣,竊取大權,一燝憎恨其所作所為,與之進行激烈鬥爭。天啟二年(1622年),魏忠賢利用侯震暘、陳九疇等疏劾一燝“結納王安”,一燝連上四道奏章辯白,並且請求解職。葉向高說他“有翼衛功,不可去”,熹宗復加慰留,而劉一燝“堅臥不起”。天啟二年正月,又上十二道奏章求去,熹宗無奈,於是同意一燝辭官回鄉。
Remove ads
著作
有《文端公集》《歸田疏草》等。
家族
曾祖劉廷章。祖父劉仕沃,封禮部儀制司主事。父劉曰材,癸丑进士、陕西左布政使、进阶通奉大夫,祀乡贤。母楊氏,封安人、进封太夫人。慈侍下。兄劉一鵬(壬午舉人)、劉一禎(乙酉舉人)、劉一燫(廪生)、劉一燦(辛卯舉人)、劉一爌(同科進士)、劉一焜(壬辰進士、吏部验封司主事)、劉一煜(同科進士)、刘一烶(庠生)。弟一爊、一焲、一火曇、一熿、一煇、一焙。
娶徐氏,子斯埼、斯㙔、斯埈。
延伸阅读
[编]
參考書目
- 《明史》卷二四〇·列傳第一二八
- 〈特進光祿大夫柱國少傅兼太子太傅吏部尚書中極殿大學士謚文端劉公墓誌銘〉,《二學集碑傳》3冊28卷,11-30
相關條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