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加賀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加賀藩(日语:加賀藩かがはん Kaga han */?)是日本江戶時代,領有加賀國能登國越中國三國大半(相當于現石川县富山县全域)作為領土的,也是江戶時代最大的藩,被譽爲「加賀百萬石」。藩主夫人芳春院前田利家正室,前田松)去世後,作爲芳春院的化粧領(化妝費用),近江國弘川村(現在的滋賀縣高島市今津町)也成為藩的領地之一。

Thumb
金澤藩 外様 102萬5千石
金澤藩
外様
102萬5千石
金澤藩(加賀藩)的位置

概要

Thumb
加賀藩藩廳金澤城
Thumb
加賀藩藩祖前田利家

加賀藩的藩主的居城金澤城(金澤市)位於加賀國,因此在明治二年(1869年)版籍奉還後,也被稱為金澤藩。

加賀藩是前田氏所領,受到的待遇和德川御三家一樣。加賀雖然是外樣大名卻和德川將軍家有很深的姻親關係,因此後來以準親藩的地位被賜與了苗字松平和葵紋。從四代前田光高開始以後的藩主都拜領了幕府將軍名諱中的一個字。同時,加賀藩領一百零二萬五千石,是所有大名中領地石高最大的一個。

藩史

起初是織田信長封給藩祖前田利家能登國二十一萬石。天正十一年(1583年)賤岳之戰後,利家投降於豐臣秀吉之下,領加賀兩郡。天正十三年(1585年)時與佐佐成政作戰而建立功勳的利家嫡子前田利長封於越中,跨越三國領一百萬石的前田家領地的原形形成。

慶長四年(1599年)前田利家去世後,前田家分為,領加賀東部和越中共計八十三萬石的前田利長(宗家)和其弟領能登二十一萬石的前田利政(分家)。

翌年,慶長五年(1600年)的關原之戰,利長屬於東軍,利政屬於西軍,不論哪一方輸,前田家都能存活下去。結果,西軍敗給東軍,在西軍的利政的領地遭沒收。後來,利長領利政的舊領土和西軍大名的加賀西部舊領土,獲得三國一百二十萬石的領地。

之後,三代前田利常(利長的異母弟)隱居時,分出了兩個支藩。利常和正室德川珠姬所生的次子前田利次封越中富山藩十萬石,三子前田利治封加賀大聖寺藩七萬五千石,前田宗家的加賀藩因此降為一百零二萬五千石。

在利常時代,支配機構的整備讓藩體制確立。利常的孫子前田綱紀,招聘了不少學者,是振興學問的名君,在綱紀時代也建造了兼六園

幕府末年,大政奉還時,加賀藩本來是支持幕府方的德川慶喜。不過,幕府方在鳥羽伏見之戰敗北後,加賀藩轉投靠新政府的北陸鎮撫軍。

明治四年(1871年)廢藩置縣時,加賀藩改為金澤縣。不久之後與新川縣、大聖寺縣合併成為石川縣。明治十六年(1883年)舊越中四郡設置為富山縣

明治十七年(1884年),舊藩主前田家根據貴族令成為了侯爵。

Remove ads

歷代藩主

※官位從初次的官位到最後的官位(包含死後追封的官位)

  1. 前田利家(としいえ)〔從四位下~從二位,左近衛權少將兼筑前守~權大納言〕
  2. 前田利長(としなが)〔從五位下~從三位,肥前守~權中納言〕
  3. 前田利常(としつね)〔從四位下~從三位,侍從筑前守~權中納言~肥前守〕
  4. 前田光高(みつたか)〔正四位下,左近衛權少將兼筑前守〕
  5. 前田綱紀(つなのり)〔正四位下~從三位,左近衛權少將兼加賀守~參議~肥前守〕
  6. 前田吉德(よしのり)〔正四位下,左近衛權少將兼若狹守~參議〕
  7. 前田宗辰(むねとき)〔正四位下,左近衛權少將兼佐渡守~左近衛權中將兼加賀守〕
  8. 前田重熙(しげひろ)〔從五位下~正四位下,但馬守~左近衛權中將兼加賀守〕
  9. 前田重靖(しげのぶ)〔從五位下~正四位下,上總介~左近衛權少將兼加賀守〕
  10. 前田重教(しげみち)〔正四位下,左近衛權少將兼加賀守~左近衛權中將兼肥前守〕
  11. 前田治修(はるなが)〔正四位下,左近衛權少將兼加賀守~參議〕
  12. 前田齊廣(なりなが)〔正四位下,從左近衛權少將兼筑前守、左近衛權中將兼加賀守~左近衛權中將兼肥前守〕
  13. 前田齊泰(なりやす)〔正四位下~從二位,左近衛權少將兼若狹守~右近衛權中將兼加賀守~權中納言〕
  14. 前田慶寧(よしやす)〔正四位下~從三位,左近衛權少將兼筑前守~左近衛權中將兼加賀守~參議〕
更多信息 次, 姓名 ...

家臣

加賀藩的直臣,大致區分為人持組頭、人持組、平士、步卒。人持組頭只有八家,全都俸祿在一萬石以上的藩中的重臣,別名加賀八家(與藩政有關時)。人持組,有時候也會擔任家老等重職,因此也是高俸祿。擁有一萬石以上俸祿的佔少數,俸祿有一千石左右較多,人持組約有七十家。

人持組頭

  • 本多家(五萬石)-家祖為本多正信的次子本多政重
  • 長家(三萬三千石)-家祖為利家在七尾城主時期,幫助利家的長連龍
  • 橫山家(三萬石)-活躍於加賀藩與幕府的交涉。
  • 前田對馬守家(一萬八千石)-家祖為前田長種,其正室為利家的長女幸。
  • 奧村河內守家(一萬七千石)-奧村宗家,前田家代代的譜代家臣。家祖為奧村永福
  • 村井家(一萬六千五百石)-家祖為村井又兵衛(村井長賴),利家在尾張時代便是家臣。
  • 奧村內膳家(一萬兩千石)-奧村的分家。
  • 前田土佐守家(一萬一千石)-家祖為利家的次男前田利政

主要的人持組

  • 今枝內記(一萬四千石)
  • 本多刑部(一萬石)
  • 橫山藏人(一萬石)
  • 成瀨掃部(八千石)
  • 青山將監(七千六百五十石)
  • 前田圖書(七千石)
  • 山崎莊兵衛(五千五百石)-朝倉義景的遺臣。
  • 玉井賴母(五千石)-原本是支藩,大聖寺藩的筆頭家老,不過,隨著大聖寺藩的經費削減,被送回本藩。
  • 伴八矢(五千石)
  • 不破彥三(四千五百石)-家祖為不破光治的嫡子,不破直光
  • 大音帶刀(四千三百石)
  • 松平大貳(四千石)
  • 生駒勘右衛門(三千石)
  • 筱原監物(三千石)
  • 前田監物(三千石)

關聯項目

  • 藩列表
  • 利家與松
  • 武士的家計簿 「加賀藩御算用者」之幕末維新(武士の家計簿 「加賀藩御算用者」の幕末維新/電影「武士的家用帳」)

延伸閱讀

  • Brown, Philip C. (1993). Central authority and local autonomy in the formation of early modern Japan: the case of Kaga domain. Stanford,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 Chūda Toshio 忠田敏男 (1993). Sankin kōtai dōchūki: Kaga-han shiryō o yomu 参勤交代道中記: 加賀藩史料を読む. Tokyo: Heibonsha 平凡社.
  • Flershem, Robert G., and Yoshiko N. Flershem (1980). Kaga, a domain which changed slowly. Hamburg: Gesellschaft für Natur und Völkerkunde Ostasiens.
  • McClain, James L. (1982). Kanazawa : a seventeenth-century Japanese castle town.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Remove ads

外部連結

加賀藩江戸上屋敷遺跡的考古調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