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匕齿沧龙属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匕齿沧龙(学名:Khinjaria,意为“匕首”)是扁掌龙亚科沧龙已灭绝的一个属,生存于晚白垩世的摩洛哥奥勒德阿卜杜恩盆地。属下包括单一物种锐利匕齿沧龙(K. acuta),所知于部分颅骨及椎骨。匕齿沧龙可能是其环境中的顶级掠食者,因为巨大的体型、刀片似的牙齿及独特的颅骨形态使之可以攻击大型猎物。
Remove ads
发现与命名
匕齿沧龙正模标本MHNM.KHG.521发现于摩洛哥胡里卜盖省奥勒德阿卜杜恩盆地(下第三层,西迪彻纳恩地)的沉积物中。标本由部分颅骨(含部分前颌骨、一对上颌骨、前额骨、额骨和顶骨、右眶后额骨、部分右鳞骨及一个齿骨)及一节可能来自躯干的关节连接的椎骨组成。[1]
2024年,朗里奇等人将此化石遗骸描述为扁掌龙亚科沧龙新属新种锐利匕齿沧龙(Khinjaria acuta)。属名“Khinjaria”取自阿拉伯语词汇“匕首”。种名“acuta”在拉丁语中意为“尖锐的”。完整双名意指匕齿沧龙的牙齿形态。[1]
描述

匕齿沧龙身长估计为8米(26英尺)。这种体型再加上尖利的牙齿,使其能够捕捉大型猎物。上颌骨有10或11颗牙齿,相比之下,其近亲哥隆约龙有11颗牙齿、似长吻鳄龙有12颗、约氏塞尔马龙有11或12颗。匕齿沧龙齿骨上有12颗牙齿,与哥隆约龙相同。这些牙齿像约氏塞尔马龙一样成比例较大,与似长吻鳄龙等其它扁掌龙亚科的小型牙齿相反。整体来说,吻突不寻常地短,眼眶尺寸也较小。上颌骨及齿骨深且粗壮。颅骨可动性很差,意味即组成颅骨的单块骨头不会相对于彼此移动。这可使双颚更加有力。[1]
分类
朗里奇等人(2024年)在系统发育分析中将匕齿沧龙归入扁掌龙亚科中的一个演化支作为哥隆约龙的姐妹群。作者将该演化支——还包括似长吻鳄龙、哥隆约龙及塞尔马龙——命名为塞尔马龙族。[1]斯特朗等人(2020年)在似长吻鳄龙描述中亦发现类似演化支。[2]朗里奇等人的分析结果如以下分支图所示:
| |||||||||||||||||||||||||||||||||||||||||||||||||||||||||||||||||||||||||
参考资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