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印第安納波利斯500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印第安納波利斯500英里大獎賽是目前世界上历史最长的仍在舉辦的汽车比赛。简称为印第500或印第安纳波利斯500,赛事作为美国單座頂級開輪式賽車賽事印第賽車系列賽的一部分,於每年五月下旬的阵亡将士纪念周周末在印第安纳州的印第安納波利斯賽車場(IMS)举行。比赛名称通常缩写为Indy 500(印第500),赛道也被暱稱為“砖厂”,因为该赛道是在1909年秋天用砖铺成的,起跑线/终点线处仍露出一码砖。
此條目需要擴充。 (2012年8月14日) |
Remove ads
赛事被譽为“最伟大的比赛”,與摩納哥大獎賽和勒芒24小時耐力賽被大眾認為是最重要及最負盛名的汽車賽事(三冠)。赛道管理层未曾透露正式的观众数,但固定座位可容纳超過250,000人,内场观众席将比赛日的观众数提高到约300,000人。[1]。它与NASCAR在夏洛特的600英里赛事在同一天举行,而如果车手在一天内完成了这两项赛事,则被称为雙重任務[2]。
首届比赛于1911年举行,冠军为雷·哈倫。该赛事在2011年庆祝了100周年,并于2016年举办了第100届比赛。该赛事因1917年至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和1942年至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而兩次中斷。
現屆冠軍為約瑟夫·紐加登。最成功的车手是A·J·弗伊特,阿爾·昂瑟,瑞克·米爾斯和赫略·卡斯特罗内维斯,各获得四次冠军。获胜最多的现役车手為赫利奧·卡斯特羅內維斯。里克·米尔斯保持著職業生涯最多杆位記錄,共六次。最成功的車主是潘思基車隊兼印第安納波利斯賽車場老闆Roger Penske,共获得19场胜利和18个杆位。潘思基車隊在印第安納波利斯賽車場公路賽道上举行的IndyCar大奖赛上也获得了5场胜利。
这项赛事充满傳統。最值得注意和欢迎的传统是33輛賽車起跑时以三列並排,每年合唱《回到印第安纳家鄉》,还有胜利牛奶瓶。此外排位赛需要車手完成四圈而不是一圈的计时圈,而排位赛在一个单独的周末进行。
Remove ads
赛事细节
赛事共进行200圈(500英里)。33辆单座赛车逆时针争夺冠军。2011年,赛事提供一千三百万美元奖金,其中冠军奖金两百五十万美金,这也使得这项赛事成为体育界回报最丰厚的赛事之一。
历史
印第安纳波利斯赛车场(Indianapolis Motor Speedway)建于1909年,是一条砾石路,并举办了许多小型活动,包括汽车比赛[3]。在“可怜的条件”下,举办的第一个长距离比赛是1909年的100圈的Prest-O-Lite杯,别克队的鲍勃·伯曼(Bob Burman)获得了冠军[4]。赛道表面的裂痕在最开始的两个长距离赛事中导致了两次致命事故(250英里(400公里)处和300英里(480公里)处发生严重的事故[5],在两次事故后比赛距离缩短为235英里(378公里))。
这些赛事已经吸引了15000个付费观众(以及高达40,000的群众)[6],这说服了主要股东卡尔·G·费希尔花费$155,000[7]重铺了由320万块砖组成的赛道[8]; 他还沿着赛道增加了33英寸(0.84 m)的混凝土墙[7]。在1910年的阵亡将士纪念周周末期间,新铺设的赛道上的第一场比赛吸引了60,000名观众;Marmon车队的的雷·哈罗赢得了200英里(320公里)的惠勒-謝伯勒獎杯賽[7]。
但是,在该赛季剩下的时间里,观众数量逐渐减少,因此举办方决定专注于一场比赛,并考虑以勒芒24小时耐力賽的方式进行24小时比赛,即千英里(1600) km)赛事[7]。他们决定500英里的比赛(800公里),这是一辆赛车在天黑之前可以在赛道上行驶的估计距离[9]。比赛可获取的25000美元的奖金,相当于82.93磅(37.62公斤)的纯金,使赛事能够迅速获得赛车中的特殊地位。
第一个“ 500”赛事于1911年5月30日扫墓日上举行,(从1868年创立到1967年,当时联邦法律将“纪念日”定为正式名称而闻名), 并限制600立方英寸(9,800 cc)为最大发动机尺寸。哈伦驾驶着一辆配备了他的发明的后视镜的32型的马门黄蜂赛车冲线并获得冠军,尽管拉尔夫·穆尔福德(Ralph Mulford)抗议官方结果。有八万名观众观看了比赛,并且建立了一年一度的传统。许多人认为哈伦在比赛中是个危险人物,因为他是比赛中唯一没有检查机油压力的机械师的驾驶员。
1912年,赛事奖金被提高到5万美元[10],被限制在33人以内,且强制要求有一名技师随同参加比赛。第二场比赛的冠军在拉尔夫·德·帕尔马的奔驰车坏了之后,由乔·道森赢得[11]。在1912年至1919年,例如意大利的菲亚特和法国的标致这样的公司很快的开发了他们自己的赛车并试图赢得这项赛事。1913年的比赛更改450立方英寸(7400 cc)为最大发动机尺寸[10]。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當地車手和製造商重新奪回了比賽的主導地位,工程師哈里·米勒(Harry Miller)使自己成為戰後最有競爭力的建築商[12],他帶來的技術發展使他間接地與持續到20世紀70年代中期的成功歷史聯繫在一起。
從1919年開始,在比賽開始前普渡全美行軍樂隊(Purdue All-American Marching Band)都會演奏音樂。1946年,美國歌劇男高音和汽車迷詹姆斯·梅爾頓(James Melton)在賽道主席托尼·赫爾曼(Tony Hulman)一時衝動的要求下開始了在印第安納州演唱“回到印第安纳家鄉”的傳統。多年來,這種傳統一直延續著,特別是從1972年到2014年的演員兼歌手吉姆·拿波爾斯(Jim Nabors)[13]。拿波爾斯在2014年宣布與健康原因,表示2014年的印地500比賽將是他最後一次在賽道上演唱這首歌。 2015年,無伴奏合唱團Straight No Chaser在比賽前演唱了這首歌,在拿波爾斯退役後(以及他成為常規歌手之前)舉行的兩場比賽中,這首歌都是輪流演唱。2014年春季的美國好聲音冠軍喬許·考夫曼(Josh Kaufman)在2016年演出[14]。然而,比賽已於2017年開始重新設有標準歌手的行列,截至2019年,吉姆·科內利森(Jim Cornelison)已經為3場比賽進行演奏。[15]

由於比賽跟隨了歐洲的趨勢,在1920-1922年間,最大引擊尺寸限制為183立方英寸(3000 cc),1923-1925年間減至122立方英寸(2000 cc),1926-1929年間再減至91立方英寸(1490 cc)[16] 。在1920年的比賽中,加斯頓·雪佛萊(Gaston Chevrolet)駕駛由他的兄弟們準備的Frontenac賽車贏得了冠軍,這是首輛獲得印弟500冠軍的8缸引擎的賽車[16] 。1923年,技師不再需要與車手陪同比賽[17] 。1924年,首輛使用機械增壓器的賽車贏得冠軍[17]。1925年,皮特·德保羅(Pete DePaolo) 以每小時101.13英里/小時(162.75公里/小時)的速度成為第一個以超過平均100英里/小時(160公里/小時)的速度的奪冠車手。
在1920年代初期,米勒(Miller)製造了3.0升(183吋3)引擊,靈感來自標緻大獎賽的引擊,它在1914年在弗雷德·奧芬豪瑟(Fred Offenhauser)的商店中維修過,將其安裝在吉米·墨菲(Jimmy Murphy)的Duesenberg賽車中,並讓他贏得了1922年的勝利[12] 。隨後,米勒(Miller)創造了自己的汽車,並共享“米勒(Miller)”的稱號,而該車型又由他的2.0升和1.5升(122和91吋3)的兩個單座增壓引擊提供動力,直到1929年,它贏得了4個比賽冠軍(其中有2個冠軍使用了米勒底盤,分別是1926年和1928年)[18]。直到1938年,這副引擊成就了另外7個獲勝車手(其中有2個冠軍使用了米勒底盤,分別是1930年和1932年)。
1927年,埃迪·里肯巴克買下了這條賽道之後,他禁止了賽車使用機械增壓器,並將引擊尺寸限制增加到366立方英寸(6,000 cc),同時亦重新引入了技師[17]。
1935年,米勒的前僱員弗雷德·奧芬豪瑟(Fred Offenhauser)和里奧·古森(Leo Goossen)憑藉即將成為著名的4缸奧芬豪澤引擊贏得了第一場勝利。這款引擊與磚廠的歷史永遠保持聯繫,迄今為止以自然吸氣和增壓形式共取得了27項勝利,是取得最多勝利的引擊,更於1947年至1964年之間取得連續18年獲得冠軍的紀錄[19]。
Remove ads
歷屆冠軍
Remove ads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