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原始漢族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原始漢族(英語:Proto-Han peopleProto-chinese people),為使用原始漢語的古代族群,被認為分支自原始漢藏族,為后来的华夏族以及现代汉族的共同先祖。

起源學說

學界一般支持原始漢族是自原始漢藏族分支出來,原始漢藏族的语言起源有德內-高加索語系假說、泛喜馬拉雅語系假說、汉-南岛语系南方大語系假說三個主要假說。

德內-高加索語系假說認為漢藏语系與北高加索語系、葉尼塞語系等有同源關係,認為漢藏語系起源於西伯利亞葉尼塞河流域。美國學者許靖華認為漢藏人在公元前六千多年,因氣候變冷,離開塞尼塞河南下,進入黃河上游,擊敗原居於中國東南方的苗族與傜族先民,進居中國中原地區[1]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者高晶一認為汉语的雅言属于汉藏语系,而汉语的俗语属于汉芬兰语系,这跟黄帝部落北迁有关。

汉-南岛语系假說與南方大語系假說認為,漢藏語系與侗台語系南島語系等等共同起源於亞洲南部,苗瑶语系也可能可以被納入其中。

中華人民共和國學者方漢文等,認為東夷是原始漢族的主要起源[2][3]

學者白桂思認為漢語與藏語是兩支平行發展的語言,不是出自共同語言。

族群上,漢藏同源[4],亦有研究指出漢藏人起源自東亞南部一帶,於距今4萬至2萬年前間北上至黄河上游,後再移居至黃河中下游,建立仰韶文化與大汶口文化,形成漢族先祖[5][6][7]

泛喜馬拉雅語言假說認為,早期人類經喜馬拉雅山脈一帶東遷,在亞洲南部地區形成原始漢藏族,之後沿川藏一帶至黃河中上游,在黃河中上游地區,分支成原始藏緬族與原始漢族兩支。原始藏緬族朝黃河上游一带,向川藏、雲南與印度南方發展,原始漢族繼續往黃河中下游移居,建立大汶口仰韶文化[8]馬蒂索夫認為原始漢藏族起源自喜馬拉雅山區,於公元前4000年左右在黃河流域上游分化出原始漢族[9]

中華人民共和國復旦大學學者金力團隊於2019年發表論文,以遺傳學與貝葉氏統計方法研究,指出在西元前6000年的中國黄河上游地區,原始漢藏語分支出原始漢語與原始藏緬語[10]。2020年,另一群研究者則將時間推至西元前8000年[11]

Remove ads

考古遺跡

大汶口文化[5][6]磁山文化[12]可能是由原始漢族建立。在之後的仰韶文化馬家窑文化,與原始漢族有緊密關係[13][14][15]

龍山文化也被認為與原始漢藏族或原始漢族有關[16][17]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