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古奔龙属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古奔龙属(学名:Archaeocursor,意为“古老的奔跑者”)是原始鸟臀类恐龙已灭绝的一个属,来自中国早侏罗世自流井组。属下包括单一物种亚洲古奔龙(A. asiaticus),所知于单根股骨。古奔龙是亚洲已描述的最古老、最原始的鸟臀类。
Remove ads
发现与命名

古奔龙正模标本L01-HY999于2022年从中国重庆市渝北区重庆中央公园附近自流井组(东岳庙段)的露头中发现,由近乎完整的单个左股骨组成。此标本是在居民区建设期间川东南地质队抢救古生物材料的行动中收集,现由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保存。[1]
标本在一篇描述其模式产地化石群(被命名为渝州生物群,代表一个湖泊生态系统)的论文中首次提及。露头中还出土了各种植物、无脊椎动物、鱼类及上龙科的保存完好的标本。由于该群是一个在三叠纪末大灭绝后不久演替出来的动物群,因此鸟臀类的发现非常值得注意。推测该个体很可能是死后被冲入湖中。[2]
2024年,姚熹等人将此标本描述为早期鸟臀目新属新种亚洲古奔龙(Archaeocursor asiaticus)。属名Archaeocursor组合拉丁语archaeo(古代的;古老的)及cursor(奔跑者)。种名asiaticus在拉丁语中意为“来自亚洲的”。[1]
古奔龙是亚洲发现的少数早侏罗世鸟臀类之一,另一种是装甲类的玉溪龙。古奔龙也是亚洲已命名的最古老且最早分化的鸟臀类。[1]
Remove ads
描述
姚熹等人(2024年)经组织学研究确认正模股骨可能属于尚未达到体成熟的早期成年个体,并根据股骨长度93毫米(3.7英寸)估计该个体身长为1米(3.3英尺)。[1]
分类

姚熹等人(2024年)在系统发育分析中将本属恢复为鸟臀目早期分化成员,向畸齿龙科冠向分化并充当始奔龙的姐妹群。始奔龙则发现于南非年代相似隶属艾略特组的岩层中。[3]姚熹等人认为,两者的共同祖先可能起源于冈瓦纳古陆,后扩散至劳亚古陆及后来的东亚,但也指出鉴于古奔龙正模标本零散,这只是一个初步的假设。系统发育分析结果如以下分支图所示:[1]
鸟臀目 Ornithischia |
| ||||||||||||||||||||||||||||||
参考资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