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台翔航太工業

台湾公司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台翔航太工業
Remove ads

台翔航太工業股份有限公司中華民國一間官民合資公司,1991年10月12日由行政院開發基金出資29%、民間企業出資71%成立。原有台中廠房負責經國號戰機零件,2001年因戰機減產而變成純投資控股公司

事实速览 台翔航太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類型 ...

設立緣起

1991年,李登輝政府制定發展民間航太工業策略,為因應航發中心(今漢翔航空經國號戰機量產,集合民間企業於當年9月成立台翔航太工業股份有限公司,除承接經國號戰機零組件製造、組裝等工作,並積極與國外航空器製造廠商合作,建立台灣航太工業架構。

初期的組織架構

台翔航太成立初期秉承政府政策,以製造業務為營運目標,依營運計劃書設立四廠二部。

  • 四座工廠:飛機製造廠、發動機製造廠、航空電子廠、航空材料廠。
  • 兩個部門:科技系統整合部、工業服務部。

業務轉型發展

  • 發展維修與研發:1994年(民國83年)底,台翔航太分別轉投資亞洲航空從事飛機維修業務、華揚航太華揚史威靈飛機公司從事商務小客機的研發與製造。
  • 轉型為控股公司:後因經國號戰機減產,適逢國際航太工業呈現低迷,於是調整策略在2001年(民國90年)台中廠歇業後,即完全與製造業脫節,走向控股公司經營型態。
  • 尋求新合作夥伴:為配合政府發展航太產業政策,仍將充份運用有限資金,針對航太產業市場開發需求,尋求其他合作對象提供技術、設備或資金之投資。

備註

台翔航太成立之初,曾擬投資20億美元購入麥克唐納-道格拉斯公司(下稱「麥道」)40%股份(僅民航部分),兩公司並曾簽署合作備忘錄[1];但後未成案,原因包括前立委陳水扁表示未收購軍用技術並不划算[2]。麥道於1997年被波音公司以140億美元併購(包含軍事及民航部門),而後麥道的民航機僅推出一款波音717、因缺乏機隊共通性而早早停產。

轉投資事業

主要股東[3]

官股

民間持股

注釋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