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同上符号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同上符號(〃)是一個常用于手写的缩略符號,表示前述的內容將會重複。例如:

黑色鋼筆,一盒20枚 ..... 2.10英鎊
藍 〃  〃 〃  ..... 2.10英鎊
事实速览 〃, 一般标点符号 ...

在漢語中,有類似的叠字符号,寫作「𠄠」(兩橫,等同於U+16FE3 𖿣 OLD CHINESE ITERATION MARK),源於古文的「二」。該符號逐漸演變成「〻」,繼而演變成「々」。非正式场合的漢語也有把〃作为叠字符号的情况。

Remove ads

历史

該符號稱「ditto」,縮寫作「do.」。這個詞來自意大利托斯卡納語,它是動詞「dire」(說)的過去分詞,有「已提及」之意。在英語,以此解作「同上」的記錄最早出現在1625年。[1]早期使用同上符号的证据可在新亚述帝国时期(前934 – 608)的楔形文字的文献中找到,其中用两条竖线标示与上文重复的话,[2]

更多信息 图片, 抄写 ...
Remove ads

Unicode

西方文字中,包括拉丁文字Unicode没有指定同上符号,一般採用引號"(英文亦可使用,德文採,法文採»),也可用其縮寫「do.」。[3]

在东亚語文(中日韩越统一表意文字,特别是Bopomofo、Hangul、Han、Hiragana和Katakana)中,全角符号为U+3003 DITTO MARK ,HTML:〃,位於中日韓符號和標點[4][5]基於漢字的語文則更常使用「〻」(U+303B VERTICAL IDEOGRAPHIC ITERATION MARK)和由之衍生的「々」(U+3005 IDEOGRAPHIC ITERATION MARK);其源頭為古文「𠄠」(兩橫,U+20120 𠄠 ,今作「二」),Unicode另有碼位U+16FE3 𖿣 OLD CHINESE ITERATION MARK

日本的「仝」本來被視為同上符號,在 Unicode 1.0 編排於中日韩符号和标点區的 U+3004,名稱為 IDEOGRAPHIC DITTO MARK;但後來與正字區 U+4EDD 的字認同(統一)了,Unicode 1.0.1 將 U+3004 改為日本標準符號

Remove ads

参见

參考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