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周赧王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周赧王[a](?—前256年),,名,或名皇甫謐说名。《竹書紀年》作周隱王,為周慎靚王之子。史文常作王赧,《史記》誤為諡號。他即位于前314年。赧王在位59年,是周朝在位最长的君主,也是周朝的最後一位君主。

事实速览 周赧王, 君主 ...

他在位时期,周王室的影响力仅限于王畿(现在的洛阳附近,当时是東周的首都)。早在他的祖父周显王在位期间,秦国的势力迅速膨胀。赧王五十九年,驾崩。是年,秦昭襄王九鼎,占王畿,灭周朝。

生平

其父周慎靚王在位时住在东周国,受东周公保护供养,慎靚王在位六年后去世,东周公表示不愿继续供养周天子,于是赧王只得求助西周公接纳,遷至西周国居住。

灭亡

周赧王五十六年(前259年),发生邯郸之战秦军围攻邯郸魏国楚国都起兵相救,大破秦军。周赧王五十九年(前256年),秦国攻佔韓國的陽城負黍聚,西周文公害怕。而楚考烈王又決定组织各国合纵抗秦,同时派人到周赧王处,请求周赧王以天下共主名义下达组建联军的命令,赧王为此求助于西周文公,西周文公倾国力组建起一支五六千人的小军队,与诸侯商定在伊阙会师。但最後只有楚國和燕国軍隊到達,这么一点军队根本无法与秦国抗衡,周赧王无奈遣散了军队,楚国和燕国的军队也各归各国。[1]當時周赧王為了聯軍的開銷,向當地富商巨贾借高利贷,並答應灭秦班師之日以戰利品歸還。事後當地富人向周赧王討債,周赧王无力偿还,只好躲到宮內一座高台,此台後被稱為「避债台」,成語「債台高築」因此而來。[2][3]

秦昭襄王得知周赧王合纵攻秦的事情,勃然大怒,令将军摎进攻西周国,西周文公奔往秦国谢罪投降,并献出全部土地和人口,秦昭襄王放西周文公和周赧王归国,周赧王与西周文公因为合纵失败,欠债无法归还,再加上被秦国灭国,一连串的打击使得二人抑郁成疾,在当年就双双病逝,西周百姓东逃,秦国取九鼎。七年后,秦国灭东周国[1]

Remove ads

在位年與西曆對照表

影視作品

相關成語

注释

参考文献

参见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