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他威差亚暖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因他威差亚暖

因他威差亚暖(泰语:อินทวิชยานนท์皇家轉寫Inthawichayanon發音:[in.tʰa.wí.tɕʰa.jaː.non];1817年—1897年11月23日),是清迈王国英语Kingdom of Chiang Mai七王子王朝英语Chet Ton dynasty第七代昭勐(君主),1870年至1897年在位。在位期间,暹罗對清迈的控制得到了进一步加强,为日后完全纳入泰国版图奠定了基础。泰国第一高峰因他暖山亦以其命名。

事实速览 因他威差亚暖อินทวิชยานนท์, 清迈昭勐 ...
因他威差亚暖
อินทวิชยานนท์
Thumb
清迈昭勐
統治1870年—1897年11月23日
前任甲威洛罗·素里亚翁英语Kawilorot Suriyawong
繼任因他瓦罗罗·素里亚翁
出生约1817年
清迈王国英语Kingdom of Chiang Mai
逝世1897年11月23日(1897歲—11—23)(79—80歲)
暹罗清迈
配偶提革颂英语Thip Keson
子嗣6子5女,其中包括因他瓦罗罗·素里亚翁考納瓦拉达拉拉斯米英语Dara Rasmi
王朝七王子王朝英语Chet Ton dynasty
父親玛哈普隆坎空(Maha Phrom Khamkhong)
母親坎拉(Khamla)
簽名Thumb
关闭

生平

因他威差亚暖约在1817年出生[1],是七王子王朝英语Chet Ton dynasty王子玛哈普隆坎空之子,其祖父坎凡英语Khamfan是重建兰纳王国的七位王子中的一位,也是该王朝第三代昭勐[2]。他早年迎娶了昭勐甲威洛罗·素里亚翁英语Kawilorot Suriyawong之女提革颂英语Thip Keson为妻[3],並最终于1870年接替甲威洛罗成为清迈第七代昭勐[1]

因他威差亚暖在位期间,清迈财政窘困,不得不向宗主暹罗借款维持,而暹罗国王朱拉隆功也趁此机会加强了對清迈的控制,他派出专员帕纳林前往清迈,说服因他威差亚暖改革税制,接受曼谷当局在当地征收槟榔税及屠宰税,最终推动当地采行了包税制度[4]:62,暹罗还跟英国两度签署了《清迈条约》,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英国對清迈的干涉[5],後來,朱拉隆功改派遣王弟披集亲王英语Gagananga Yukala前往当地,继续改变税制,扩大包税范围,推行六大臣议事制度,暹罗得以监督清迈的行政事务[4]:63,因他威差亚暖亦将女儿达拉拉斯米英语Dara Rasmi许配给朱拉隆功,形成了政治联姻[6][7],但披集亲王的改革政策也得罪了一些清迈贵族,在他们的压力下,朱拉隆功一度作出让步,在当地废除了六大臣制與稻田税,1896年,在朱拉隆功及其弟丹龍·拉差努帕的主導下,因他威差亚暖被迫放弃了当地的森林租让权,但清邁地區的自治地位也因此进一步丧失[4]:63-64[8]。1897年,因他威差亚暖逝世,葬在琅山,后世更名为因他暖山以向他致敬[1][9],清迈城东的一座关帝庙內也有神龛供奉他的牌位[6]

参考文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